台帕金森之父教你,預防失能關鍵在用腦

常常忘東忘西?醫生建議:多騎腳踏車,4招打敗「腦退化」

2014-10-15

腦部老化是年紀漸長的自然變化。人類到六、七十歲後,新鮮記憶的形成會需要多講幾次,才能由海馬迴通路存入大腦皮質層成為長期記憶,學習新的事物會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年輕時,可以三頭六臂,同步處理好幾件事,年紀漸長後,就像電腦用久了,運作的靈敏度,勢必不如新電腦快速,一次處理一件事會比較順暢。

但腦部的退化,又不一樣。以記憶力喪失的失智症為例,是大腦皮質層萎縮、凋亡,使得原來已經會的、很熟悉的事物,後來不會了。本來認識的人,後來卻有如陌生人,完全認不得。舉例來說:現在是幾年幾月幾日、自己幾歲,都不記得或說錯。原本是烹飪高手,變得不知該怎麼煮菜,應該加鹽,卻加成糖,這代表腦部的退化,已經脫離正常的老化軌道,是腦部生病了。

另一種,好發於六十歲左右的帕金森病,則是位於腦幹,如兩顆小紅豆般大小的黑質細胞衰竭,無法再正常分泌出足量的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可調控腦部的運動機能。一旦腦部的黑質多巴胺神經細胞低於三○%到四○%,就會出現單側的手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不靈活等動作障礙症狀,這些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現會緩漸的進行,蔓延到對側手腳,最終會造成走路困難,逐漸喪失行動能力。

經常忘東忘西,動不動就跌倒,就是腦部開始老化的前兆?本週由專精腦部退化疾病鑑別診斷與治療的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醫師,分享延緩腦部老化的關鍵養生之道。

1
2
3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