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嫁17年「資深媳婦」的勸世文:婆媳溝通,透過老公只會越幫越忙

撰文者: 芙蘿拉2016-02-04
又要過年了,想想嫁進夫家也17個年頭。或許是婚結的夠久,和公婆及夫家弟弟妹妹們之間的相處自然了,也比較了解彼此,相對的,準備起年事便也處之泰然,少有新媳婦的「年前症候群」症狀。

猶記剛結婚的那些年,每到過年前一個月,身體有如「經前症候群」般的出現滿腹波淘的情緒,是莫名的緊張、是無理的怒火、是孤單的落寞,像是無助的孩子,只想著如何巧妙的「逃回」娘家。這是為什麼呢?一來是因為自己對夫家生活習慣的不熟悉,心底緊張;二來是心裡還有原生家庭文化的本位主義,多多少少有點排斥要重新適應別人,所以年還沒過,心理就煩雜到不想面對過年一事,而且只要問老公關於婆家過年的習慣,一問三不知或是得不到我要的答案,怒火就不小心中燒了。說穿了還不是被傳統習俗加諸在媳婦身上的期望所困,真的不希望新媳婦的第一個過年,就犯了婆家大忌或是做不好。所以「年前症候群」便會悄悄上身。

至於有哪些事煩心呢?從一開始的年前打掃開始,就得先規劃兩個家(自己家及婆家)的打掃時間,當時夫家只有我一個媳婦,老公的工作忙碌,基本上假日也常不在家,最終就是我的工作,當然小叔們有空時也會協助。其實打掃對我而言並不困難,但因為生活習慣不同,常常會因為不小心清理掉了婆婆要留的東西,而讓婆婆不高興,或是光排個打掃時間,隨性的婆婆總是讓我這個很重時間規劃的人捉狂。

再來,一想到烹煮年菜,就得留時間陪婆婆上市場並給予購菜金(不是紅包唷)。雖然年菜的主廚是婆婆,但學著當一個機靈的幫手也是門學問,光是切菜備菜的方式不同也有壓力,洗不完的碗盤也令人疲憊。此外,婆婆煮過多的應景年菜,一吃就5天,身為媳婦這也不好說什麼,此時就特別期待初二回娘家,吃奶奶的拿手菜。

關於祭祖禮儀,對我更是一個頭兩個大。婆婆很會拜拜,道教神明眾多、金紙種類多樣,可我總是記不起來,只能一直在她身邊跟著做,不時還要回應婆婆問我「你們家是不是也是這樣…」 的話,或是還要一直回應她,我將來一定會請祖先回去供奉的承諾,但關於這一點,我是有點傳統的,身為長子長媳,當然要供奉祖先呀!

好不容易洗完除夕圍爐用餐的碗盤、清理完廚房,也快9點了,再等2小時,還要準備子時「拜天公」,等收拾好東西,也夜深了。此時,在夜深人靜時,特別想念娘家的家人們,想著他們都在一起過年,獨缺我一人,想著正在守歲的他們,正在玩什麼。突然覺得,過年的媳婦,像是上場打仗的小兵,那五味雜陳的心情翻滾而來,哪裡感受得到過年的歡樂。

幸好公公的姐妹(姑姑們)回娘家用餐的時間都是年初四,所以大年初二我就能回娘家,不用留下來宴客。當然,傳說中「年初一回娘家會對娘家不好」的習俗,我婆婆可是在結婚的第一年,就用心良苦的叮囑著我。你說我信不信?當然不信,但是我懂做媳婦的道理,老人家不希望媳婦往娘家去,那就再多忍一天也無妨。

慢慢的,日子也這樣過了許多年,在我對於婆家人的生活習慣及思考邏輯更加了解後,再加上小叔們也都娶了老婆入門,我也多了二位妯娌可以幫忙,對於過年這事,就不再那麼緊張焦慮。相反的,隨著婆婆年紀漸長,大家都在外縣市工作的狀況下,基於女人要疼惜女人的原則,慢慢的說服婆婆改變堅持的一些事情,兄弟、小姑們也有共識,比如年前打掃,我們改由花錢找人來協助打掃,費用由三位兒子分攤;年夜飯改成由三位兒子流輪主辦決定圍爐的形式(餐廳用餐或是訂年菜回家),共同分攤費用;當然祭祖可不能忘,還是要讓總認為過年就是要在廚房裡準備年菜才像過年的婆婆,為祭祖準備食物,至少備量少了,也不會擔心吃不完而浪費。

然而在改變過年形式的過程中,是否會和婆婆有不愉快的情形發生?

我覺得不能用不愉快來形容,只能說在預期不順利中,努力完成目標,也就是心裡要有所準備,改變是要花心思及很長的時間。當然在我們不氣餒的提了好多年後,婆婆也有鬆口的一日,因為… 婆婆也累了…,當然她最在意「祭祖」這事,絕對不能少。

其實,我個人比較贊同,婆媳之間的溝通,不要透過老公,免得傳達錯誤當事人的原意。難免剛開始溝通會因彼此不夠了解,而有所誤解,一旦相處的日子久了,自然有些情感,也比較容易去接納、包容彼此。身為媳婦者,可試著去了解婆婆說不好聽的話語背後的擔憂,當然請切記,溝通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沒有一方需要過度退讓,大家都要學習微調一點,終會出現一個平衡點。可能結果雖不滿意,但都可接受,這無疑也是個好結果。

1
2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