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鋒「吃止痛藥吃到過敏」...職棒隊醫:運動員的宿命,和運動傷害一起共生共存

撰文者: 侯咸仰 醫師2016-11-24

陳金鋒&林智勝(照片來源:Gene Wang@ flickr, CC BY 2.0)

編按:今年9月,台灣棒球精神領袖陳金鋒正式引退,他曾透露,30年的棒球生涯中,身體大大小小的傷不斷,已經吃止痛藥吃到過敏不能吃,腰痛一痛起來「要坐在地上大概20分鐘,才有辦法再站起來。」

其實不只陳金鋒,很多運動員在職業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有受傷的經驗,甚至從此引退體壇的,都大有人在。曾任Lamigo桃猿職棒隊醫的侯咸仰醫師,特地分享照顧受傷運動員之經驗談。

運動員是一個特殊的族群,對一般民眾來說,運動就是為了身體健康,或是為了開心(流汗、腦內啡分泌增加導致心情愉悅)。但是對運動員來說,運動就是人生的全部,他必須要靠這組身體來吃穿(升學、賺錢…);沒了健康的身體,對他而言,就代表失去了全部。

然而高強度的運動,長期累積下來,代表的是對身體一點一滴的損耗(如同一部車每天開市區上班,跟每天開高速公路往返桃園台北上班,當然是每天開高速公路快速增加里程數的車損耗較大)。因此運動員相對於同年紀的一般民眾,其身體上的運動傷害一定是更多。

某種程度而言,我們甚至可以說,運動員是必須要和運動傷害一起共生共存的。以我們照顧的職業棒球隊球員來說,每個球員的病例本翻開,要完全無傷無痛,可說是少之又少。

運動員的治療,可以說是一門藝術;而其中關鍵,首重溝通。

作為一個治療者,我們必須了解這個運動員的主要照護者是誰(父母?教練?防護員?)。諮詢時,必須要讓主要照護者共同參與,了解他們的需求在哪裡,再和他們分析利弊得失,讓他們了解每一項處理(包含不開刀和開刀治療的選項,其最壞和最好的結果)。其次,你必須將所有現有的資源做整合,讓他知道在什麼時間點要做什麼樣的治療,完完全全都很清楚。

東西方的民情觀念,也有不同。在美國,大多數結構性的傷害,選手都能接受以手術治療;在台灣,有時還是會尋找「是否可以不開刀」的選項。當然,開刀手術一定有風險,開了是有可能會更糟,但不開刀如果做了3~6個月的復健都沒有好,開刀是最後能重回球場的選項,當然只能一拼。

以投手最常見的「手肘尺側側韌帶重建手術」(俗稱Tommy John surgery)來說,大小聯盟選手術後的成功率是75%(成功代表重回球場且表現不輸受傷前)。但即使是成功率這麼高的手術,亦代表4個選手開這個刀就會有1個選手會離開球場。當然大家都不想當失敗的那一個,可是數據會說話,他就是實實在在會發生。因此,良好的術前及術後的心理建設也是很重要的。

運動員的想法很單純,就是「真的不行,就趕快開一開好了」、「開完好了就馬上要上場(因為他自己覺得好了)」。但是,他真的好了嗎?開完刀,只是另一段新過程的開始。

以我們過往照顧運動員的經驗告訴我們,再怎麼樣恢復,要完全跟受傷前一模一樣,是不太可能的;只是在手術以及漫長的復健之路後,如果這個運動員的身心都是健全的,那他的身體會找到一個新的、不同於以往的動作模式,去應付他現在的活動需求。

競技運動的激情,讓每個人都心生嚮往;獲勝當下的感動,總是振奮你我。但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工,運動員的辛苦,實難為一般民眾所了解。我們看到的是螢光幕前的明星運動員,但更多的是因為受傷而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的遺憾。

運動員的治療,可說是一門藝術。近年來對於運動防護觀念的進步,也讓我們有信心,可以在未來幫助更多運動員提供更好的治療,讓他們發光發熱,延續運動生命。

作者簡介_侯咸仰醫師

現任:壢新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

台大醫院骨科部總醫師

台大醫院骨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運動醫學科研究員

Lamigo桃猿職棒隊醫療團隊成員2014仁川亞運隊醫

教育部部定講師

專欄簡介_關於運動,你必須知道的事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提供個人化的健康管理,整合性的醫療團隊服務,幫助您達到最佳的運動表現。

結合專科醫師群與國際級運動教練、運動傷害防護員、物理治療師、運動心理訓練師與營養師團隊,大多數都擁有豐富國家代表隊隨隊服務經驗,以堅強陣容提供最專業運動醫學服務。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