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者鞭刑侍候?光靠嚴刑峻法沒用...精神科醫師解析:為什麼酒駕的人罰不怕?

來源:Lordcolus@flickr, CC BY 2.0

台中一名酒家女凌晨下班後酒駕開車,撞死一名年輕烘焙師,引發輿論譴責,剛好網友連署發起的「酒駕鞭刑」公共政策提案也在最近成案,於是「甩她幾鞭,看看還敢不敢酒駕」這類嚴懲酒駕者的提議,最近廣被討論。

「酒駕鞭刑」其實不值得討論,因為鞭刑屬酷刑,而台灣採行的「兩公約」明確反對酷刑,是以「酒駕鞭刑」根本不可能在台灣施行。

肇事的酒家女之所以惹人厭惡,乃因這是她第三次酒駕,顯然沒把前兩次的酒駕懲處放在眼裡。為什麼前兩次懲處她不怕?因為不過是罰款與吊銷駕照,她還是可以上班喝酒,下班酒駕,車子還越開越大越豪華。

所以說檢討此事件應從「為什麼前兩次酒駕都罰不怕、都還可以開車」著手。一、雖然酒駕可以判刑,但實務上,司法機關都先給予兩次緩刑,五年內第三次酒駕才會真的抓去關。二、雖然駕照被吊銷,但車子還是可以開,還是可能酒駕。

怎麼辦?如果肇事的酒家女先前兩次酒駕就被關,是不是心生警惕,就不會再酒駕?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她此次肇事後謊稱是副駕駛,就因為害怕第三次酒駕會被關。既然如此,何以實務上不改成第一次酒駕就入獄?因為監獄已經人滿為患。須知酒駕的酒精濃度標準從2013年降低以後,因酒駕而入獄的人數已經成長一倍,目前監獄內有1/4都是酒駕犯,已經難以再關更多酒駕。

至於禁止反覆酒駕者繼續酒駕,其實可以強制在其車上安裝「酒測自動上鎖」裝置,如果沒喝酒,車子依然可以開,但如果偵測到酒味,引擎就無法發動。「酒測自動上鎖」裝置可以在所有車輛全面安裝,但因為工程浩大,可以選擇反覆酒駕者先強制安裝,可惜的是這類提案講了好幾年,政府始終沒能做出決定。

此外,根據新聞報導,肇事的酒家女的哥哥曾在十多年前酒駕撞死人,再加上她反覆酒駕罰不怕,因此可以懷疑她的酒駕其實是酒癮問題的一部分,而她的酒癮問題甚至可能有體質與遺傳因素。研究發現,反覆酒駕者約三成是酒癮者,他們沒喝酒時會想念酒精,一喝酒就不顧後果,把酒駕的可能懲處拋諸腦後,宛如被酒精勾住,這類人光用嚴刑峻罰根本無法遏止酒駕,必須施以酒癮治療。

酒駕者分兩種,一種是社交性飲酒,偶而酒駕,被抓一次以後就學乖,另一種是酒癮性酒駕,這類人除了酒駕以外,還會有其他酒癮問題,比如家庭、工作、社交、健康受影響,或者有憂鬱、失眠,甚至幻覺等酒癮併發症,而酒癮性酒駕,必須讓整體酒癮問題改善,才可能減少酒駕。

不少酒癮性酒駕者常出車禍,撞得頭破血流,或者酒後家暴,弄得雞犬不寧,但依然酷嗜杯中物,原因在於酒癮一來,心思被酒精佔滿,就會喪失自控力。酒癮治療就是針對酒癮者再喝酒的相關環境、情緒、壓力與個性因素,以個別或團體治療方式,一步步培養抵抗酒精誘惑的能力。酒癮治療比起藥癮治療困難許多,因為酒精隨處可得,必須靠酒癮者、家人與治療者長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一些療效。目前有些反覆酒駕者確實會被移送強制酒癮戒治,但比率還是偏低,原因就出在酒癮治療場所有限,而能提供嚴謹完整酒癮治療的單位更是不多,這是政府必須努力之處。

剛好在這事件發生同時,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做出一個「人民沒有接受『無端酒測』義務」的判決,讓酒駕防治橫生枝節。事情起源是有駕駛者躲在車上裝睡,拒絕酒測而被警察開罰單,憤而告到法院,結果承辦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該名駕駛沒有酒駕跡象,警察不該隨意酒測,因此也免罰。這樣的判決顯然已經誤解了酒測的用意,事實上酒測可分選擇性酒測與隨機性酒測,前者意指懷疑酒駕才酒測,後者則是在路上隨機酒測,而研究已經證實,隨機性酒測遏止酒駕的成效,是選擇性酒測的兩倍。隨機性酒測在國外已經大規模施行,根本沒有違反人權的問題,台灣若有疑慮,應把隨機性酒測納入法律,才不會讓警察酒測時綁手綁腳。

還有,肇事的酒家女所屬的酒店,如果在國外,也會接受政府建議,對消費者與員工實施防酒駕措施,比如代為尋找替代駕駛,或者叫車送飲酒者返家,而非放任醉茫茫的酒客與員工開車離開。

兩年前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曾呼籲明星不要代言酒品廣告,竟遭大學教授冷言譏諷,其實研究已經證實,名人代言酒品,會增加青少年飲酒量,對於酒癮與酒駕問題都有害處。

回到酒駕的嚴刑峻罰。台灣這些年把酒駕標準與罰則從嚴修正,每年並施行數十萬次路邊酒測,從酒駕傷亡數據來看,已經收到明顯成效,尤其是酒駕致死案件已經下降數倍,今年可能首度降到百人以內。新加坡一年酒駕致死約20人,如果台灣降到百人以內,以人口比例來看,台灣的酒駕防治成效已經趨近新加坡,大可不必再學人家使用鞭刑。

酒駕防治在全世界都是重大內政問題,積幾十年的經驗可知,必須採行以實證為基礎酒駕防治策略,才能減少酒駕傷亡。以幾個月前形成話題的「酒駕者洗大體、洗太平間」來說,乃模仿美國某些州,但這類措施至今尚欠缺成效證明。台灣目前最欠缺的酒駕防治,如上所述,應是要求酒駕者強制安裝「酒測自動上鎖」裝置,以及補強酒駕者的酒癮治療。

作者簡介_沈政男 醫師

精神科醫師,《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

看透台灣—沈政男的時事MRI

看透台灣—沈政男的時事MRI

查看全部

沈政男 醫師

1968年生,台中市人,台大醫學系畢業,精神科醫師,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現任《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擅長以多重視角評論時事,剖析台灣社會。
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hetimerover
部落格:http://blog.udn.com/thegloberover/article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