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完檢查不能馬上看結果?一個醫師的告白:12個醫師要分配460台大腸鏡,我們的過勞你無法想像

醫病平台醫病平台 撰文者: 陳浤燿(醫師)2017-12-19

最近拜讀了金魚先生「期待和諧的醫病關係」一文,慷慨的分享了自身在美國就醫的溫馨經驗,同時也描述了最近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不愉快經過,對於金先生以病人的角度,提醒醫師要能夠傾聽病人的話語,並期盼台灣能夠擁有和諧的醫病關係等等,深感受益良多。但就其中金先生提到4年前的就醫經驗,與今日的就醫經驗不同,以及在做大腸鏡前抗凝血劑需要停藥幾天的爭議,我想以一個醫師的角度來分享,希望金先生也能夠理解這箇中三昩。

記得剛升上主治醫師的時候,門診病人很少,所以對於每個病人我都能夠花很多時間詢問病史,並仔細的做身體評估。在這個菜鳥主治醫師時期,病人大多是急診轉介,很大一部份都是屬於急症,來得快,走得也快,所以常常我們第一次見面,也是最後一次見面。隨著照顧愈多的住院病人,就會開始累積需要固定門診、長期追蹤的病人,慢慢地給每個病人的時間,自然就越來越少,這時候我必須開始學習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時間,處理病人不勝枚舉的各種問題。無可避免的,舊病人因為已經看診一段時間,對於他們的了解比較多,撥給舊病人的時間自然就縮短了;反之,我把較多的時間留給了需要仔細詢問病史的新病人。

我相信金先生的主治醫師應該也是這樣做,所以4年前,主治醫師對於金先生這位初診病患詳細的問診,是一位專業且極為負責任的醫師作為。4年後的複診,金先生提到大便潛血陽性的檢查結果,對於一位直腸外科醫師來說,首先一定是安排大腸鏡檢查。因為金先生是屬於舊病人了,主治醫師才會直截了當說要進一步檢查,然後就繼續下一位病人的看診。站在病患的角度,都會希望醫師多花一些時間解釋病情,這是人之常情,但在台灣的醫療環境,特別是教學醫院,除了一般的門診之外,醫師還必須兼做教學、研究、檢查或手術,除此之外,還有住院病人需要巡視等工作的份量及負荷常常是毫無間斷、馬不停蹄在醫院各個角落忙碌,無聲無息的被消化掉。這是台灣醫師的宿命,也是無法向病患訴說的無奈。

對於一位大便潛血反應,做完大腸鏡檢查的病人來說,心中最迫切想得知的無非是檢查結果,究竟是癌症、單純的瘜肉,或是正常。就我身為一位消化內科醫師而言,除非有特殊狀況,否則通常不會在檢查後特別跟家屬或是病人解釋報告,因為長串的清單上等著做檢查的病人,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來做這項服務。

因而,看到金先生的主治醫師,還特別到恢復室告知檢查結果正常,我想在他內心一定有設想到病人最擔心的事,如果要病人等到一個禮拜後的門診才能夠得知檢查結果,都是七上八下的心情,每天食不下嚥。因此金先生的主治醫師才會在檢查後,特別抽空到恢復室告知檢查結果,但因為無數個大腸鏡還在後面等著他,所以才會在告知完結果後轉頭就走,無法好好跟病人解釋。

也許4年前,金先生在接受大腸鏡檢查時,當時大腸鏡的檢查量不多,所以主治醫師可以很從容地做完大腸鏡,然後解釋結果。但自從國民健康局(現為國健署)強推免費大便篩檢後,全台灣大腸鏡的檢查量節節攀升,以我自己服務的醫院及科別來說,共有12位主治醫師要分配一個月大約460台的檢查量,平均每位病患等待接受檢查的天數是1至2星期左右,為了要消化這龐大的數量,我們都免不了要頻繁加班趕工。

這種「量」與「質」之間的取捨,因為醫院經營政策與病人個人的差異,恐怕很難讓每位病人滿意;但說實話,對於金先生需要等待3個半月的時間才能做到檢查的狀況,也著實是醫院應該檢討改善的地方。

1
2
單頁閱讀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查看全部

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歡迎賜稿!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