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過低,恐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寒流發威如何避免失溫?

2011-01-24

寒流發威,頻頻下探攝氏十度以下的低溫,元月十六日大屯山區的清晨氣溫,甚至降至零度以下,陽明山也難得呈現銀白世界。隨著一波波的冷氣團來襲,全台氣溫驟降,也已傳出有人凍死、凍傷的意外,民眾必須小心防範失溫意外的發生。此外,冬天也是感冒好發的季節,很多父母在幫孩子退燒時,若退燒不當,也有可能會導致兒童失溫。

失溫,指的是體溫過低。正常人體的核心體溫與肛溫最接近,約是在肛溫三十六‧五度,耳溫三十七度,當小朋友的肛溫低於三十六度(耳溫三十六‧五度),大人的肛溫低於三十五度(耳溫三十五‧五度),就要留意有失溫的危險性。而當體溫低於正常體溫三度以上,就有可能引發橫紋肌溶解症,甚至造成急性腎衰竭而致命。

到底在寒冬低溫中,要如何避免失溫?以下是姚建安醫師的問診。

Q: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A:老人跟小孩是最容易失溫的族群。因為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是位於腦部的下視丘,但小朋友體溫調節中樞的機制,發育還不成熟,而且身體的體表面積與體重的比例較大人大,因此較大人容易散熱,所以,比較容易有失溫的危險。

而老人是因為新陳代謝慢,無法在溫度降低時,迅速把儲藏在肝臟中的肝醣,轉換成葡萄糖,釋放到血液中,讓身體利用產生能量。因此,老人家以及肝醣製造有問題的肝硬化或肝癌的患者,較易失溫。

此外,糖尿病、心肺疾病、癌症、免疫功能缺乏等疾病的患者,因免疫功能不良、體溫調節差,也是失溫的高危險群。

Q:發生失溫時 會出現哪些徵兆?

A:當體溫過低,新陳代謝產生異常,人體的肝醣、生化酵素,會無法發揮作用,最嚴重的是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當肌肉被破壞後,會將代謝廢物釋放到腎臟排出體外,但會造成腎臟的過度負荷而導致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典型症狀是身體大塊的肌肉,如大腿肌肉,出現刺痛的針扎感,表示已有橫紋肌溶解症的初步徵兆,要特別保溫,避免惡化。

1
2
3
4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