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上街頭反服貿,父母該怎麼做?

撰文者: 洪仲清2014-03-26

感謝媒體朋友的看重,以及網友的信任,期待我談談服貿的相關話題。我自知口笨嘴拙,在這個已經累積許多情緒的議題上,稍有語氣或用字不對,便可能引起許多爭議。所以我試著以這篇文章回應,使用文字畢竟可以細思慢想,其他的,我就不多說什麼了,我知道比我更適合發言、更專業的人,所在多有。

在服貿成為如此炙熱的議題之前,我就開始關心其中的內容。兩岸要加強經貿合作,各行各業的未來都要在上談判桌前斟酌再斟酌,其中的服務業,對已轉型為服務業社會的台灣來說,是很重要的討論焦點。

只是,碰到跟政治有關的事務,媒體好像各自有立場。好像公婆皆有理,但是有理卻說不清。即便中性發言,經過媒體報導,難免都有其偏好呈現的方向。所以我自認為,我到現在還是不完全了解,所以我應該更試著謹慎我自己的言語。

我自覺得我能說的部份是,從不隱藏其對台目的的強國崛起,對照經濟狀況逐漸下滑的台灣,這讓許多人很焦慮,在思考上也開始變得較為絕對與兩極。情緒與認知傾向,兩者或許互為因果。

近年來國家施政常引發爭議,政見常跳票,累積了許多民怨。民怨透過此次事件有了出口,學生們帶著許多人的期待,希望既然服貿這麼重要,要更加謹慎看待,要求為政者更為重視。

人民關心公共政策,希望政府多溝通、多說明,多讓人民有機會參與,這在民主社會,並不為過。由於透過現行體制,無法適當反映民眾的情緒,體制外的抗爭,便成了不得不的選擇。

既然是不得不的選擇,那麼,學生們採取「和平非暴力」的路線,就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的路線,能更有效地讓社會認同,凝聚更強的共識,集中在理性的訴求。社會都在這次事件中更了解服貿,我們雖然都共同承受了焦慮,我們也都透過學生的努力學習、成長了不少。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