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文鈞騎著摩托車來到阿笑嬤的家,她是阿笑嬤的居家照顧服務員。進屋之前,文鈞會檢查門口的便當有沒有被拿走,這是她的習慣,因為阿笑嬤已經高齡91歲,文鈞直覺的反應就是要先確認阿嬤的平安。
然後,文鈞會走去阿嬤的房間,下午兩點鐘,這個時間阿嬤通常在睡午覺。來到阿嬤身邊,文鈞會摸摸阿嬤,感覺她的體溫與呼吸。有點奇怪的舉動,卻也顯露出文鈞在照顧上細心和敏銳的一面。如果文鈞來到阿嬤身邊,阿嬤是醒著的,阿嬤都會望著文鈞,然後對她說:「我ㄟ恩情人來啊!」
阿笑嬤沒有結婚,一個人住在舊社區的平房,領低收補助過日子,最近幾個月開始有失智的現象出現,會忘記廁所在哪,隨意找地方便溺。文鈞說: 「我一周來五天,總會碰到兩、三次,那一天會特別忙,打掃、拖地會花去更多時間,還要幫阿嬤洗澡、洗衣、準備晚餐,這些工作必須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我動作不快不行。」文鈞如實說明但語氣裡沒有一絲埋怨,她體貼地說:「阿嬤生病了,不能怪她,我趕快幫她把屋子清一清,她住起來也比較舒服。」
發現阿嬤尿失禁,擔心阿嬤穿著濕褲子會著涼,文鈞會在床邊和廁所多準備幾條褲子,方便阿嬤替換。若是志工要帶阿笑嬤出門玩,文鈞會幫她把尿布、乾淨的褲子、手帕、衛生紙還有零食裝進包包裡,就像是在照顧要去遠足的孩子一樣。
阿笑嬤的家在鐵道旁,知道阿嬤喜歡看火車,只要時間允許,文鈞就會牽著阿嬤出門散步、順便看火車,文鈞笑著說:「火車來的時候,阿嬤會用雙手摀住耳朵,很可愛,很像小朋友。」
有一次文鈞發現阿嬤口袋裡有糖果,就問阿嬤是不是喜歡吃糖果?阿嬤跟她說:「吃糖果嘴巴才不會苦苦的。」那一天起,阿嬤家裡的糖果若是沒了,文鈞就會自動幫她補上;阿嬤腳受傷,文鈞每天就從自己家裡帶藥來給她擦;阿嬤頭髮長了,文鈞就自己動手幫她剪。文鈞最大的驕傲就是,阿嬤身上完全沒有「老人味」。
過年、颱風天,不放心阿嬤一個人在家,文鈞一定抽空過去探望。問文鈞為什麼不乾脆打電話,非要親自跑一趟?文鈞說:「見到阿嬤比較心安,更何況阿嬤年紀這麼大,腳又不方便,電話鈴聲響,她若急著走去接,萬一跌倒怎麼辦?!」連這一點文鈞都想過了,她的用心令人印象深刻。
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他人著想的文鈞,無庸置疑是一名稱職的居服員,但她更像是阿笑嬤的家人,因為她給阿笑嬤的,除了完善的照顧之外,還有無條件的愛以及滿滿的呵護。
在密集的勞動裡,同時扮演心靈的慰藉者,能做這份工作的,除了需要體力,他(她)們一定特別喜歡「人」。居家照顧服務員所做的,其實是一種希望工程,讓原本不再盼望的生命重新擁有幸福,這是天使才會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