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台灣到非洲》一個醫院院長的體悟:別把「幫助」變成一種「侵略」

撰文者: 林玉娟2014-09-06

余廣亮出生香港,現任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他同時也是第18屆醫療奉獻獎得主。他說來台灣念醫學院之後,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到非洲行醫。

非洲行醫夢 從尊重做起

約莫10年前,國合會的馬拉威醫療團招標,向來在國際醫療合作上有很多經驗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得標,余廣亮說︰「醫療團當時需要一個比較有經驗的資深人員擔任團長,畢竟協調、溝通的事情很多,屏基邀請,我就接下。」

回憶第一次搭機飛往馬拉威,在約翰尼斯堡轉機至里朗威的班機上,余廣亮記得那一天機上全是黑人,他突然有一股奇異的感覺襲上身,「我發現原來自己潛意識裡仍存在著對黑人的刻板印象。」察覺自己的反應,那一刻余廣亮告訴自己:「偏見會影響自己對事情的判斷,進入醫療團工作要格外留意。」

在馬拉威生活一段日子之後,余廣亮覺得當初自己的反省是對的,因為實際融入馬拉威的文化與生活,會發覺馬拉威人其實很善良,「他們的真誠反而帶給我很多安全感。」

余廣亮說自己對跨文化議題一直很感興趣,「我在香港出身,來台灣念醫學院,然後留在台灣結婚、工作,可是在台灣,台灣人說我是香港人,回香港,香港人說我是台灣人,我常常有一種世界非我家的感覺。」

求學時期異鄉人的身分經常讓余廣亮的主張比較難被聽見,於是他學會不先去要求別人接納,而是讓自己變得更謙卑、練習去傾聽,後來他發現當他認識越多人也越了解人與人的不同,他就越不容易對他人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

余廣亮在馬拉威曾遭遇一個有趣的經驗。有一回,他告訴一位德國朋友:「有空來我家吃飯。」沒想到這位德國朋友居然當真,有一天來敲他家的門。余廣亮問德國友人:「我們有約嗎?」雙方搞得有些尷尬,德國朋友覺得台灣人虛偽,他覺得德國人沒有禮貌,余廣亮說︰「不了解別人的文化就容易產生誤會。」

去到馬拉威之前,余廣亮說自己對「非洲行醫」有很多想像,「覺得自己可以發揮所長,懸壺濟世啊之類的。」然而,到了那裡,才發現跟自己想的完全不同,很多事情的推展必須從「尊重」做起。他解釋,很多人來非洲是想「幫助」他們、「改進」他們的生活,但是結果呢?只是把他們引進不同的模式,有時候得不到感激,反而還造成災難。

余廣亮認為,跨文化工作是檢視自我、理解他人、尊重差異的過程,如果我們沒有在別人的文化裡看見自己的無知,生硬地移植自己的價值觀在別人的生活裡,這樣的行為,說嚴重些是一種侵略。

他舉例,當他埋首於第一線的醫療工作,他很快就發現當地醫院並沒有全身麻醉的設備與技術,遇到緊急需要開刀的案例,只能靠局部麻醉,分段分次、慢慢剖開。台灣醫療團的思考是,硬讓當地醫院配合台灣的醫療模式,有一天我們離開,醫院將會陷入無藥可用、經營不善的困境。

為了降低病人術後感染的機率,醫療團開始培育當地的醫療人員,並逐步建立起醫院的管理制度。自 2004 年起,姆祖祖中央醫院連續獲得馬拉威全國最佳醫院感染管控獎,「這是馬國衛生部和美國疾病管制局共同舉辦的全國性競賽,能獲得這項榮譽,表示醫院在環境衛生和感染控制方面已有一定的水準。」余廣亮說,身為外來的協助者,觀念必須改變,順著當地的方式去做改善,才能幫助醫院永續經營。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