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菸癮、網路癮,做約定勝過下禁令

怕孩子交到壞朋友!比起偷瞄臉書、Line,更好的關心方式是…

2014-10-22

青少年是銜接兒童與成年的過渡時期。國中進入青春期的中期,逐漸脫離父母的羽翼,開始發展自己的朋友圈,重視同儕團體的認同。高中則是青春期的晚期,渴望獨立,不再像以往那麼順應家長的想法,會更努力表達自己的意見。

根據研究,約有五成的青少年可以順利「轉大人」;但另外一半的孩子,可能會有叛逆、衝動、注意力不集中等讓人擔心的情況出現。這讓家長感到很錯愕,覺得怎麼好好的孩子,一上了國中、高中,就開始成天關在房間裡搞自閉,或是情緒大暴走。然而,這都是長大成人時,孩子發展獨立人格、自我探索的過程。

到底家有青少年的家長,該怎麼拿捏關心與嘮叨的界線,面對情緒易暴衝的青少年而不抓狂?本期由專攻青少年親善門診的陳志道醫師,來分享青少年成長的關鍵養生之道。

偷瞄孩子臉書、Line
傷自尊且危及親子間信任

明明只是擔心孩子不小心交到壞朋友,被網友拐騙,想關心一下孩子的交友狀況,「偷瞄」一下孩子的臉書、Line,卻意外引爆親子間的戰火。

這在社交媒體盛行的現代,是時常上演的家庭紛爭。這種情況,其實和家長小時候被自己父母偷看筆友來信或是秘密日記的感受是類似的。

臨床上,因親子關係緊張而到青少年親善門診接受諮詢的個案中,絕大多數的青少年,在個別諮詢中,都能認同父母是基於關心,才會出現這些讓他們反感的「侵犯隱私權」舉動,而他們介意的點是「爸媽根本不信任我的朋友,也不相信我會自愛」,這種不被信任的感覺,會讓青少年的自尊很受傷。

倘若,家長真的很關心孩子的網路交友情況,可在孩子剛接觸社交媒體時,就互加好友,而不是等到孩子沉迷後,再來偷偷刺探敵情。平時,可以利用時事當媒介,來跟孩子閒聊,也可以讓青少年感受到關心,但卻不會覺得家長是衝著自己或是自己的麻吉好友而來。

1
2
3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