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藥,吃,或不吃?改善失眠的8個原則

撰文者: 陳豐偉2014-11-10

壓力大、變動快的現代社會,許多人常會睡不著。吃安眠藥或鎮靜劑是快速的解決方法,但也有許多人不敢嘗試。我們診所的醫師,不會聽到「失眠」就趕快開好入睡但成癮性高的安眠藥,而是會先了解失眠原因,跟病人討論治療方式。如果需要服藥,也會先從溫和、成癮性低的藥物開始。以醫學的專業知識,和我們的看診經驗,整理以下關於失眠的幾點實用資訊:

一、失眠是冰山一角

除少數先天體質就睡不好的病人外,多數人的失眠都有些起因,如壓力大、煩惱多、遭遇人生困難、工作要輪班、睡眠環境嘈雜。有時,並不是光靠意志力就能克服。雖然運動可以改善睡眠,但有些人確實連好好運動的時間或精力都抽不出來。

二、喝酒入睡,比吃安眠藥更糟糕

來源:Lisa Roe@CC BY-SA 2.0

有些人會靠喝酒入睡。如果是小酌一小杯紅酒或許還好,但如果酒量越喝越多、越喝越重,酒精的成癮性比一般的安眠藥或鎮靜劑還嚴重,而且喝酒的後半段睡眠品質會更差、更片段。

三、長時間硬撐不睡,會惡性循環

連續一星期失眠,自律神經系統就開始不穩定。自律神經系統越混亂,會讓失眠更嚴重。而自律神經失調也會讓更多身、心症狀出現。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長期失眠,會造成憂鬱、焦慮、頭痛、肌肉疼痛症狀增加,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率增加。白天沒精神、記憶力、注意力衰退、常出錯,也是長期失眠常見問題。

四、嘗試較輕微的鎮靜劑、安眠藥,先恢復身、心平衡

如果連續一星期失眠,感覺身心狀況開始變差,這時可考慮服用一般的鎮靜劑或溫和的安眠藥。這些藥物藥性輕,可能要等半小時到一小時才有睡意,可配合睡前在床上做「腹式呼吸」幫助放鬆、加快入睡。恢復睡眠,至少先讓自律神經系統平穩下來,也減少白天的疲累。睡前服用藥物的藥性輕,未來等壓力解除後,要靠傍晚的有氧運動逐漸減藥,也會容易許多。

五、偶爾一兩天睡不好沒關係

服用溫和的鎮靜劑、安眠藥,有時若雜念較多,還是會睡不著。這時要給自己心理建設:如果一星期有五天睡得不錯,只有兩天睡不好,這不要緊,身體機能還是可以自然恢復。偶爾睡不著,不要一直躺在床上掙扎,不妨離開房間做些輕鬆的事情,如整理照片、看點閒書之類,等有睡意再去睡。第二天一定要準時起床,雖然會有些疲累,但要堅持白天不能躺床。累積點疲勞,到第二天晚上,就很容易睡著了。當然,絕對不要因為睡不著,就吃越來越重的安眠藥。

六、考慮服用治療性藥物

如果已經出現明顯、頻繁的憂鬱、焦慮症狀,這時可考慮服用治療性藥物。治療性藥物一般是指「血清素藥物」,具有改善心情、降低焦慮、減少不必要胡思亂想與負面思考的作用,也可穩定大腦、修復失調的自律神經系統,間接改善失眠。治療性藥物藥效出現有時需等待兩、三星期,但等病情改善,配合運動與腹式呼吸,許多病人便可逐漸減少睡前藥物藥量。一個療程約需三到六個月。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