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影響生活就不管?爸媽別輕忽!「隱睪」沒治療,生育力大減還易罹癌

撰文者: 李清晨2014-12-02

上週來的一個患者,9歲男孩,隱睪。 

我去採集病史,仔細查體後,問其父相關情況,這位衣著光鮮的農村爺們說:「有一天,俺家孩子問,爸爸我跟別的小孩兒下水玩,為啥別人都是兩個蛋蛋,我卻只有一個呢?」 

我用最短的時間強壓了一下怒火,並假裝思考似的閉了一下眼睛——希望眼瞼可以刷去我目光的凌厲,硬擠出了一個皮笑肉不笑的微笑說:好,我知道了,麻煩你到辦公室來一下,在病歷上簽個字。 

昨天衛生系統聯合紀檢部門來醫院暗訪,一個護士長被逮了個正著——說話時坐著說的,而且態度傲慢云云,現在待崗去了護理部,其職位由別人接替——通報說的而已,我沒核對真相。 

所以,我即使很憤怒也必須擺出貌似和諧的表情還有假惺惺溫和的態度。 

我為什麼憤怒 

這爹當的也太混蛋了,沒看到自己兒子缺個蛋蛋嗎!同事們說這個家長愚昧,我想的卻是誰造成了他們的愚昧呢?我給不出愚昧的成因,我只能說說隱睪。 

隱睪(cryptorchidism)也稱睪丸下降不全(incomplete orchiocatabasis),指睪丸未能按正常發育過程下降至陰囊底部。通常早產兒隱睪的發病率為30%,足月兒為4%,1歲時為0.66%,成人為0.3%。這一組隨年齡增大而遞減的發病率能說明什麼呢?睪丸是隨著胎兒的成熟而下降的,且這一過程在生後仍未停止,只不過1歲後下降的機會明顯減少罷了。所以如果您的寶寶(當然是帶把的寶寶)的睪丸到1歲的時候還沒下降到陰囊,那就必須得到醫院求治了。 

好多隱睪之所以被延誤診治,就是因為隱睪似乎沒影響孩子的吃喝拉撒甚至長體重和個頭,所以家長即使發現孩子少了個蛋蛋,也沒覺得是異常。 

事實上隱睪分泌的雄性激素足可以維持男性的外部特徵和性功能,但其生育能力卻大受影響。雙側隱睪如果不治療的話,幾乎無生育能力,如果早期治療生育率可達40%。單側的隱睪2歲前手術,生育率達87.5%3~5歲手術,生育率達57.1%13歲以後手術,生育率達54.3%這組數據提示的問題也很明顯,即手術越晚效果越差。現在公認的手術年齡為2歲以前最適宜。 

治療方面除了主要的方法即手術以外,早期還可以考慮激素治療,透過其內分泌系統促進睪丸下降。但多數時候,激素治療效果不理想。那麼對於那些通過激素治療沒能使睪丸下降到陰囊的患者來說,是不是這樣的治療就失去意義了呢?事實也並非如此,因為即使激素治療沒能使睪丸下降,但卻可以使睪丸增大、精索增粗,從而有利於隨後的手術。 

手術也無法使全部的人獲得生育能力,而且隱睪也可以有性功能,如果一個人根本不在乎是否有生育能力,是不是可以選擇不做手術呢?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選擇治或不治的確是患者自己的事,只是選擇前必須得充分了解相關情況。因為隱睪帶來的麻煩還不止不育這麼簡單。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