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膽敢在老虎嘴裡拔牙?
日前,知名的高爾夫球選手老虎伍茲(Tiger Woods)被國際媒體拍到缺了一顆大門牙的模樣,據他的經紀人對外表示,這是一個混亂中,被攝影機意外敲落門牙的意外。
事實上,不只是老虎伍茲,絕大多數因外傷導致的牙齒掉落意外,最常發生的位置,就是上顎的大門牙,尤其是有些上顎暴牙的患者,因上顎前牙較外突,更容易因碰撞而受傷。
僅有少數牙齒咬合較特殊的民眾,如:前牙錯咬(俗稱戽斗,正常咬合是上顎牙齒在下顎牙齒的外側,錯咬,則是下顎牙齒在上顎牙齒的外側)的患者,因下顎的前牙區較突出,遇有碰撞外傷時,反而是下顎的前牙區較容易受損。而這類有錯咬困擾的孩子,也常因咬合異常,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發音不標準、不易咬斷麵條、食物容易從嘴裡掉出來的困擾。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許勝評,分享他的臨床實際案例,有個因前牙錯咬、下顎突出,想作牙齒矯正,恢復正常外觀、咬合的患者,小時候曾發生碰撞外傷,導致下顎少了一顆右下中門齒,下排只有三顆門齒。
矯正前,紅圈處有前牙錯咬,下顎牙齒在上顎牙齒外側,且只有三顆門齒。
但在作矯正前的牙齒X光檢查時,卻發現根尖片中,右下側門齒有牙根吸收變短、根管鈣化的情況,這代表這顆牙齒,也曾在小時候的碰撞中受到外傷,只是外表看不出來明顯的變化。
矯正前,藍圈處的左中門齒,牙根的長度較長、中央黑色的顯像是牙齒的根管;紅圈處的右下側門齒,則有牙根吸收變短、根管鈣化的異常,代表曾受傷。
此時,就必須仔細調整齒顎矯正的治療計劃,儘量減少右下側門齒的移動,以免已經有牙根吸收變短的這顆牙齒,發生無法預估的風險,才能在矯正中及矯正後,可以維持住右下側門齒的牙齒及牙周健康。
矯正後,恢復正常的牙齒咬合。
矯正後,右下側門齒,仍維持住矯正前的牙根長度及牙周狀態。X光中,新增加的白色橫線是固定式的維持器,目的是維持矯正治療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