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小孩「動」,不要怕小孩「髒」!舞蹈家許芳宜:身體快樂了,心智就健康!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張麗玉、羅家玉2015-02-15

英文的「Play」一詞,涵義更為多樣,除可翻譯成「玩」之外,還代表「扮演」、「遊戲」、「戲劇」、「劇本」等。因此,在「Play」多義的光譜裡,包含了各式各樣的遊戲與戲劇形式,例如:孕婦與胎兒間的假裝遊戲、孩童自發的想像遊戲、說演故事、正式登臺的劇場演出等,從隨意即興、形式自由、場地不拘的一端,到須重複排練以求完美演出的另一端,可說是包羅萬象。無論是親子間的遊戲,或舞臺上搬演的戲劇,對孩子的發展都有正面長遠的影響。

玩遊戲是人類最初的社交活動,可惜的是,長久以來受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影響,不少臺灣家長認為「玩=浪費時間」;而為了替孩子把握所謂的學習關鍵期,常以各式語言、才藝課程填滿孩子的時間表,就怕他們虛度光陰、輸在起跑點。

其實,「玩」才是孩子最無可取代的學習方式,爸媽則是孩子人生中的首要玩伴;陪孩子玩戲、扮戲、看戲,可以滋養孩子身體、情感、社會、認知等全人發展,是成長過程很重要的一環。







我在英國念書時,住的是校園裡的家庭宿舍區,幾乎天天都會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庭院中玩耍。這些不同國籍的孩子,沒幾個能以英語溝通,大多邊說母語邊比手畫腳。「玩」成了他們的共通語言──扮家家酒、射水槍、踢足球、翻跟斗、堆沙丘,即使雞同鴨講,都能玩得不亦樂乎。這樣的玩耍常持續到天色昏暗才結束,而英國的夏日天黑得特別慢,到了晚上八、九點,庭院裡仍不時傳出孩子追逐玩樂的歡笑聲。

年紀、個性和文化背景相異的一群孩子,一整天相處下來,難免發生爭執衝突。少了共通語言作為解決紛爭的媒介,孩子反而可以用更豐富的表情與肢體語言,輔助有限的語彙表達想法。遇到難解的糾紛,有時孩子不免轉向爸媽求助。家長通常聽完孩子告狀後會說:「我知道你很生氣、很難過,但你要不要自己去跟他說?他可能不知道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家長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人際互動的問題,而非越俎代庖介入孩子的衝突之中,養成孩子依賴或仗勢的心態。

結伴遊戲,學習解讀情緒感受







某次,我坐在庭院的長凳上曬太陽,院子裡有幾個小朋友追逐玩耍著,鄰居家一個小女孩聞聲而出,站在旁邊靜靜看了好一會兒。我問她為何不過去一起玩,她搖搖頭說:「因為他們不想跟我玩。」我不解地問道:「妳怎麼知道他們不想跟妳玩?」她回答:「因為他們剛剛有看到我,可是馬上就轉過頭去,然後講話也變小聲了。」我很訝異那麼小的孩子,竟已能解讀別人肢體動作所隱含的訊息。

眼神交會傳遞了重要的非語言溝通訊息,然而現在的孩子被越來越多的3C產品圍繞,跟他們眼神交會的不是人,而是電子螢幕。數位媒體並非全然不具教育價值,但極易受3C產品聲光刺激吸引的孩童,目光一旦被螢幕吸住上了癮,便很難轉移。已有研究顯示,如此黏著電子裝置,缺乏與人眼神交會、面對面互動的結果,讓孩童無法精確解讀真實世界裡人們的情緒與感受。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兩組十一至十二歲孩童為對象進行實驗。其中一組五十一名學生,參加了為期五天的戶外夏令營,營隊期間不可使用任何電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另一組五十四名學生則過著和平常一樣上網、滑手機、看電視的生活。兩組學生於實驗前後,皆看過四十八張包括快樂、悲傷、生氣、害怕等各種情緒的人臉照片,以及演員互動演出不同情緒的影片。學生看完後,須辨識其中人物所表達的感覺和情緒。測驗結果顯示,遠離螢幕五天的學生,解讀臉部表情和非語言情緒線索的能力,相較於另一組照常作息的學生,有顯著進步。

這項研究發現指出,非語言情緒線索的掌握,無法從螢幕上學到。過度使用3C產品,缺乏面對面的溝通,會降低對他人情緒的感受力,逐漸喪失重要的社交技巧。由此可知,童年一定要有玩伴!結伴的遊戲,提供了孩子與同儕接觸的機會。與不同個性玩伴相處磨合的過程中,孩子自然而然懂得如何察言觀色、洞察他人情緒感受,學會調整應對進退的分寸。

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人生為動物,本就好動,尤其對事物滿懷好奇的孩童更是停不下來。他們正在成長的小小身軀裡,充滿了躍躍欲試的渴望,所有大小肌肉、骨骼、關節、平衡感、協調力的發展,都需要透過「動」來達成。除非累了, 孩子很難抵擋「動」的召喚,就像我們無法叫肚子不餓一樣。







放手去玩,肢體感官更敏銳







在英國時,我常看到孩子在草地上、泥土堆裡玩得全身髒兮兮,卻不見家長喝止。有次在愛丁堡近郊的自然公園裡,幾個孩子把小山丘當溜滑梯,不是用屁股坐著滑下來,就是趴著把胸口當滑板溜。下坡途中碰到坑洞,還會踉蹌前滾翻好幾圈,但也沒人喊痛不玩了,反而是一陣驚呼大笑之後,又手腳並用地爬回坡頂,爭先恐後往下滑。整個下午幾乎沒有一刻是停下來的。孩童在攀、爬、坐、滑、跑、跳、滾、翻、抓、握之中,對於肢體的掌控越來越精熟,感官覺知也更形敏銳。

憶起多年前在臺灣山林裡健行遇到的小女孩。那天秋陽正好,就在我沉醉於大自然的懷抱時,突然發現前面有個小女孩,雙手交叉在胸前搖搖晃晃地走著。小徑上到處是隆起的樹根和滿布苔蘚的石頭,我擔心小女孩會跌倒,於是提醒她用手扶著兩旁的樹幹,幫助身體保持平衡。沒想到小女孩噘嘴堅決地搖頭說:「那很髒耶,我才不要碰!」小女孩的堅持讓我十分訝異,無法理解她為何寧願冒跌倒的風險,也不願弄髒手。後來走到了山頂,我看到小女孩的媽媽用抗菌濕紙巾仔細地幫她一根根擦完手指後,才准她拿東西吃。我趁機跟媽媽聊女孩不願伸手碰樹的事,她聽了笑著說:「是啊!我平常就告訴她不可以亂碰外面的東西,太髒了,萬一生病怎麼辦?」

或許是教養觀念不同,英國的父母不怕孩子弄髒自己,他們希望孩子可以從小大量接觸外在環境,讓身體找到與無所不在的細菌和平相處之道。這樣的想法,允許孩子有更多自由自在活動身體的空間。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