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走台灣醫生,你我都是共犯?

撰文者: 郭慧2015-02-24

醫生去哪了?

還記得電影《活著》裡面,女兒鳳霞生產時找不到醫師接生的橋段嗎?這個場面可能在不久後的臺灣真實上演。

這並非危言聳聽。近年來,臺灣醫生大量出走:有些是「國際」出走,到待遇優渥的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美國、新加坡;有些則是「科際」出走,從內、外、婦、兒「四大科」轉到醫美、皮膚等「五官科」。

在此情形下,臺灣已有接近40%的鄉鎮找不到小兒科醫生和婦產科醫生,50%的鄉鎮找不到外科醫生,更有高達70%的鄉鎮找不到急診科醫生。

然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醫生紛紛離開臺灣?又是什麼原因,讓原本的「四大科」被視為畏途呢?

陳畊仲醫師在TEDxTaipei的沈重告白

原因一:健保壓榨下的廉價勞工

首先,臺灣的健保制度便是一大問題。

臺灣的健保總額支付制度採取「支出目標制」,也就是說,先為一年的醫療支出設一定額,再為每個醫療措施分配點數。在總額不變的前提下,醫療資源的使用度越高,點數就越多,而每個點數換算成的金額便越低。

這個制度雖能有效控制醫療成本,但卻變相地壓縮了醫護人員的薪資;雖然他們耗時費力地工作,然而獲取的點數卻「貶值」了。

原因二:財團管理下的血汗工廠

除了健保體制外,財團是醫療體系面對的另一個問題。爲了增加收入,醫院當然希望多招攬一些病人。然而醫院卻沒有足夠的人力應對過多的病患。此外,為了因應低廉的健保給付,「財團法人醫院」往往壓縮醫護人員的薪水。在此情形下,醫療人員的薪水縮水,負擔卻大大地增加。

鑒於醫療的龐大成本,有足夠資本設立醫院者,不外乎宗教團體、政府與財團。然而醫院的工作模式畢竟和其他產業有所不同,對於病患的照護,是長期、連續而高壓的。在此情形下,財團若是純粹以營利為考量,往往讓醫院成為另類的「血汗工廠」。

原因三:漸形惡化的醫病衝突

除了健保體制、財團管理外,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往往是壓垮醫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臺灣平均每10.5天就有一位醫生被告、每38.8天就有一位醫生被定罪,醫生犯罪率可謂世界第一。然而定罪後,醫生面對的是天價的賠償金。以一個月10萬元的薪水來算,面對動輒2、3千萬的賠償金,被告醫生要不吃不喝20年才有可能還清。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醫病衝突呢?其實,醫病衝突的原因往往源於「醫病間的不信任關係」和「醫病立場的牴觸」。

就「醫病間的不信任關係」而言,由於醫療本身的專業性和使用英文術語等特性,往往造成醫病間的隔閡;而當醫生未能詳細解釋病情時,病患對於自己的狀況是無知的。在此情形下,病患既覺得「我只能靠醫生了」但是又「不能完全信任醫生」,而這種如王溢嘉所說的「隨時準備翻臉的尊敬」正是醫病關係惡化的溫床。

而就「醫病立場的牴觸」而論,假設今天某個症狀出現時,有99%是A疾病,剩下1%是會致命的B疾病。兩種疾病的治療方向是不同的,然而要檢查出確切的疾病會花很多時間及醫療成本,那麼要不要為了1%的可能性做檢查呢?

就病人的角度而言,知道確切的原因一定比較安心吧;但就醫生的角度思考,為了1%的可能性作檢查,會排擠其他醫療預算,不能不慎重考慮。但是如果最後發現是B疾病,而病患因此而死亡的話,醫生也會被判為醫療疏失。

這種兩難的抉擇,卻是醫生每天必須面臨的考驗,對於「內、外、婦、兒、急診」等高風險的科別來說,這個考驗尤其嚴峻。也難怪這些科別目前都面臨了嚴重的醫生荒。

臺灣奇蹟的背後

我們的健康,建立在千千萬萬醫護人員的血汗上。假若「臺灣奇蹟」的背後是無數醫護人員的犧牲,那麼這種看似完美的「危險平衡」總有一日會土崩瓦解。如果未來不想跋山涉水、遠地就醫,或是奄奄一息地躺在大醫院的地板上等著打點滴,那麼我們對醫護人員要有多一點的同理心,並從現在開始正視問題。

撰稿:郭慧

TEDxTaipei

2009TED開放授權後,TEDxTaipei隨之成立,由策展人許毓仁和一群年輕的朋友共同創立。四年來,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的年會,以及數次中、小型活動。累積將近150支演講,包含舞蹈家許芳宜、極限運動家陳彥博等等,這些影片可於TEDxTaipei.com上瀏覽。

「打造華人的說故事平台」是TEDxTaipei的願景,透過發掘台灣的明日之星和在地故事,把跨領域的智慧向下紮根,讓孩子們有新的學習內容,也讓好點子遍地開花。

「TEDxTaipei」專欄文章列表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