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聰明的人竟是因為這樣去世...──解開愛因斯坦的死亡之謎

志志的醫界奇觀志志的醫界奇觀 撰文者: 劉育志2015-04-16

1948年,69歲的愛因斯坦經歷了好幾次上腹疼痛,每次發作都會持續兩、三天,通常伴隨著嘔吐。這問題大約三到四個月就會發作一次,於是愛因斯坦住進醫院接受檢查。醫師按壓愛因斯坦的腹部,發現深處有個搏動的腫塊,於是建議愛因斯坦接受剖腹探查,看看裏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這個手術由著名的外科醫師尼森操刀,他發現愛因斯坦肚子裏頭有顆「葡萄柚大小」的「腹主動脈瘤」。

我們的心臟是驅動血液循環的馬達,持續不斷地將富含氧氣的血液送往全身。主動脈是身體裡的縱貫公路,上頭連接心臟,然後貫穿胸腔、腹腔,沿途會分出許多小岔路通向大大小小的臟器。主動脈的管壁很有彈性,能夠承受極高的血壓並將血液推往遠端,不過在經年累月地操勞之下,主動脈也會逐漸老化、失去彈性,於是像氣球一般越脹越大。這些扭曲變形的主動脈成了身體內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開,瞬間奪走性命。

當年,與心臟或主動脈相關的手術仍被大多數人視為畏途,像拆炸彈般將主動脈瘤摘除的作法根本是連想都不敢想。有外科醫師為了救治腹主動脈瘤破裂的患者,乾脆直接把腹主動脈整個結紮綁死,如此一來出血被控制住了,不過整隻腳也缺血壞死,只好走上截肢一途[1]。早在1817年,就有醫師嘗試以主動脈結紮來處理主動脈瘤,可惜經過一百多年的嘗試依然沒有像樣的結果,絕大多數患者都在短時間內死亡[2]。

尼森醫師沒有直接挑戰愛因斯坦的腹主動脈瘤,而是在主動脈瘤上裹上一層聚乙烯薄膜,希望藉由刺激周遭組織纖維化來加強血管結構,以降低破裂的風險。

術後三個星期,愛因斯坦恢復得還不錯,便返回普林斯頓,也曾到佛羅里達州旅行,期待靠著醫師囑咐的健康飲食、健康生活型態能多少恢復一點。

接下來5年多的時間,愛因斯坦依舊把精力投入科學研究,也婉拒了擔任以色列總統的建議。

1955年,愛因斯坦的症狀逐漸惡化,有天在會見訪客後倒在浴室,不定時炸彈終於引爆了。愛因斯坦一開始拒絕到醫院就診,但為了怕造成家裡面的麻煩,最後還是去到普林斯頓醫院。

愛因斯坦的腹痛有時會延伸到右上後背,所以外科主任認為愛因斯坦有膽囊炎且腹主動脈瘤已經開始破裂,於是建議動手術切除主動脈瘤,並拿其他屍體的主動脈來接續主動脈,這類型的主動脈手術才剛問世,受限於手術技巧、設備與經驗,患者的存活率很差,不過終究是一線生機。但是愛因斯坦拒絕了,他說:「用人工的方式延長生命實在沒有什麼意思。我已經走完人生,離開的時候到了,我將優雅地離開。」並對助理表示,「我一定會死,何時並不重要。」

接下來幾天,愛因斯坦不時會肚子大痛,需要使用嗎啡才能緩解。面對生命的盡頭愛因斯坦顯得相當平靜,仍舊持續思考,摸索著難以捉摸的統一場論。

5天後,愛因斯坦在一陣大痛之後停止了呼吸,時年76歲,他的病床邊有12頁寫滿方程式的草稿。

1
2
3
4
5
單頁閱讀
志志的醫界奇觀

志志的醫界奇觀

查看全部

劉育志

劉育志,1978年生,是外科醫師也是網路宅。對於人性、心理、行為與歷史有許多的好奇。於《皇冠雜誌》與《蘋果日報》撰寫專欄,並與白映俞醫師一同經營《好奇頻道》。
網誌:《外科失樂園》 http://www.chihchih.net/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ihchihworld
電子郵件:chihchihworld@gmail.com
著作:
2007《外科失樂園》平裝本出版社(筆名:小志志) 
2012《刀下人間》時報文化出版 
2012《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2《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華成出版 
2013《公主病,沒藥醫!》華成出版 
2013《護理崩壞》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3《刀下人間》盛大文學出版(簡體版) 
2013《臺灣的病人最幸福》臺灣商務出版
2013《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商業周刊出版
2014《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貓頭鷹出版
2014《肚子裡的秘密》臺灣商務出版
2015《醫龍物語》活字文化
2015《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2》貓頭鷹出版
2015《圖解婦幼生活醫學:日常保健一看就懂》木馬文化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