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傳話筒是這麼工作的。其實,作為孕育胎兒的場所,子宮隨時準備著為小寶寶提供最佳的生活環境,等待著受精卵的種植。所以,從月經週期的一開始,卵巢就在逐漸增加雌激素的分泌量,雌激素的作用就是使內膜增厚,相當於不斷地增加土壤。同時,卵巢內的一顆新鮮的卵子也在不斷地成熟。終於,卵巢發現這顆卵子馬上要成熟了,於是向下視丘報告並提出申請:「報告長官,一顆卵子已經基本成熟,土壤量也已基本合適,請指示。」
下視丘接到報告後,向垂體發出指示:「卵巢那邊準備得差不多了,讓它排卵吧,順帶把土壤弄得肥沃一點兒。」接到上級指示,垂體不敢怠慢,立即施展手段,分泌了很多叫作黃體生成素的東西,主要任務就是通知卵巢:「你可以排卵了,順便多分泌些孕激素吧,給子宮內膜施施肥,以飽滿的熱情,等待受精卵的到來!」很快,卵巢接到了批示,馬上投入迎接新生命的工作中。
它先是排出一顆成熟的卵子,供輸卵管傘端拾取;隨後,排出卵子後留下的空位就形成了黃體,一起加班分泌孕激素,以使土壤盡可能地肥沃。卵巢排卵以後的這一段時期,就稱為黃體期。和卵子成熟的時間有快有慢不同,黃體期的時間是固定的,每個人都差不多,是14天。所以,對於月經週期規律的人來說,來月經前的14天差不多就是排卵期,想懷孕的話選這兩天就對啦!
但是,不是每次排卵都會有精子來相會的,多數情況下,被輸卵管拾取的那顆卵子,最終也沒有遇上它的如意郎君,而是孤獨地被吸收掉了。上上下下忙了將近一個月,結果什麼也沒有迎來。這事情是逃不過下視丘的耳目的,它很快發現自己被愚弄了:「你們壓根兒就沒有受精卵!」
於是下視丘發怒了,它突然撤掉了對卵巢的全部資助,使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驟然下降。本來肥沃的子宮內膜,完全是靠著雌孕激素支撐的,這些激素水準的突然下降,使得子宮內膜無法繼續支撐,於是開始分崩離析,從子宮壁上脫落下來,再經過陰道排出體外,這就是月經了。
不過,作為長官的下視丘可能記性不是太好,或者是感覺月經來過了,讓下屬們一個月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也算是一個懲罰了。所以,月經結束之後,它還是會繼續資助卵巢的工作,卵巢繼續運作子宮內膜這片土地,繼續向上級長官報告、交申請,下視丘也繼續做批示,垂體也繼續做指導。然後下視丘繼續發現自己被愚弄,繼續發怒,於是,月經它又來了。如此這般,週而復始。這就是月經的來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