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的錯誤觀念:老人家跌倒骨折,就該臥床休息不要動?醫師:這樣做是害了他

大家健康雜誌大家健康雜誌 撰文者: 梁雲芳2015-12-01

高齡時代來臨,你或你的父母已準備好迎接了嗎?每個人都希望長壽而健康,但統計卻發現,臺灣女性活得久,卻活得不太健康,從65歲起失能比例就比男性高。到底想無病無痛又長壽,中年後該怎麼保養?若父母因疾病而住院,要怎麼照顧,才能避免他們永久失能臥床?本次封面主題讓您在照顧父母及規畫自己未來的生活上更有準備!

什麼是失能?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專長老人醫學的詹鼎正醫師解釋,「失能」是指失去自理日常生活的功能,也就是從早上睜開眼睛、下床、刷牙洗臉、上洗手間、換衣服、吃早餐、外出買菜、搭公車等看似簡單的生活功能,如果漸漸覺得使不上力,做起來很吃力,或是病倒之後,喪失了這些照顧自我的能力。 

國民健康署2009年進行的調查顯示,65歲以上長者失能比率達17.4%,男性與女性比率是12.9%:21.6%,女性長者失能比率比男性長者將近多一倍,而且年紀愈大,失能比率愈高,65~74歲女性長者失能比率為11%,75~84歲女性長者失能比率為32.9%,85歲以上女性長者失能比率為49.7%,到了85歲,幾乎有一半的阿嬤都有失能的可能。

為何失能的阿嬤比阿公多 

主因1》年長女性比年長男性多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表示,人老化了,功能跟著衰退,肌肉量及骨密量流失加速,容易有虛弱及肌少症傾向,這是失能的主要原因,目前國內的女性年長者比男性年長者多,相對地失能人數會較多。

主因2》女性肌肉及骨密度比男性少 

一般人的肌肉量和骨密度在30~40歲間達到巔峰,之後開始走下坡,從40~70歲,肌肉量每10年約減少8%,且年紀愈大,肌肉量流失愈快,如果一位女性30歲時,肌肉組織約20公斤,到了60歲,會萎縮到剩15公斤。

詹鼎正院長表示,女性肌肉量及骨密量原本就比男性少,得到肌少症及骨鬆症的比例會比男性高,如果從椅子上站起來,走3公尺,轉身,再走3公尺,然後坐下,一般約需10秒,如果超過20秒,就可能有肌少症,稍一不慎,跌倒、骨折風險提高,出現失能的機會跟著增加

彭莉甯主任表示,臺灣傳統觀念認為,跌倒、骨折後最好臥床休息,藉此預防再度跌倒,殊不知臥床的老人家沒機會使用肌肉,肌肉量流失速度會更快,平均10天就會流失1公斤的肌肉量,反而加快失能的速度,因此跌倒、骨折的病人及家屬,不要讓老人家整天臥床休息,仍要積極地增加活動量,以降低肌肉流失速度。

1
2
單頁閱讀
大家健康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

查看全部

大家健康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關心你健康的大小事,體貼你情感的生活,《大家健康雜誌》是屬於你的健康幸福誌!

大家健康雜誌》是一本適合大眾學習身體自我保健的健康雜誌,廣受專家、學者推薦肯定!每期內容都有一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主題做為報導,讀者可以透過深入淺出的文章,獲得實用的保健常識。

大家健康雜誌》除了有實體雜誌外,亦有書籍出版。多年來,出版不少與醫療保健、心理勵志、公共衛生等類別的好書,並著重在「知性」、「啟發」、「實用」的連結。《大家健康雜誌》用心於每一期的雜誌,並製作每一本好書,讓讀者用「悅」讀,耕耘自己身心靈的健康。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