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我們在跑步過程中,讓身體能快速地跟上,讓一二三個傳動關節與地面「接近垂直」的流線上,觸地撞擊的力量將會順利地分配給大小腿肌肉群跟一二三傳動關節。關節的重點是在於傳遞衝擊,所以觸地撞擊將會被大小腿及臀部肌肉吸收,造成肌肉痠痛(合理的)。但如果是有角度、偏移而沒有近垂直的線上,觸地的撞擊會流過腳踝、小腿及膝蓋,最後這些分力會讓小腿吸收少部分,而讓大腿與膝蓋吸收絕大部分。由此,你可以發現身體重心未及時前移、以及與腿部角度過大的問題。
由此知道了膝蓋傷害的由來。但要怎麼去調整並解除這些症狀?
最迅速的調整方式就是,嘗試原地跑步以及邊跳繩邊跑步的動作。藉由邊跳繩邊跑步的動作,跑者將會刻意縮短步幅、用前腳掌著地、身體會急著趕上去順應重心,跳繩的畫圈弧線將會限制你為了加速而誇張的跑步動作。而這些過度的動作,將會讓你受傷,即使不是立即發酵的傷痛問題。
本文獲「don1don」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