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霸凌者和受害者,長大後誰比較有出息?答案出乎意外...

撰文者: 王俸鋼 醫師2016-11-16

遭到霸凌時該怎麼辦?打回去嗎?這是唯一解嗎?

答案當然不是。但是對當事人來說,紙上談兵的內容,通常幫不上什麼忙,所以在這邊用文字來提供所謂的「解」,也不是真正有用的解法。

比較大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在面對這樣的壓迫時,只想得到以暴制暴的解決方式?這才是台灣這個社會最該頭痛的問題。

英國心理學博士Wolke,拿美國的大型青少年調查資料,發表了一篇論文在2013年10月份的《心理科學》期刊上。這個研究在1993年訪談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11個郡共1,420位9到11歲的少年,之後不斷追蹤到這些青少年長大,最老的有追到26歲。

針對霸凌的議題,研究發現結果和一般學界所相信的類似,受霸凌者確實長大後,在各方面的狀況都較差,不管是個人的身心健康、財富、和社會人際關係都是如此。

那麼霸凌者呢?傳統的看法,霸凌者的下場通常也都不好,但這個研究做了一些校正,他們將家庭經濟狀況、父母親子關係、毒品…等不好的因子都校正過後,發現霸凌者和一般正常青少年在發展上沒有什麼差別。

這個研究並不是要讓人感嘆「惡人怎麼沒有惡報?」,真正的意義是在說明,欺負別人的人,也許在適當的協助後,他們也能發展成正常的人,並不是「小時惡霸、長大混蛋」這樣的看法可以去蓋棺論定的。

那被欺負的青少年呢?

這個研究做了另一個校正,特別找出一群在被欺負之後,就轉成欺負他人的那種「被害—霸凌」者,將他們獨立出來看,結果發現,這群人的表現,可以說在未來都是最沒希望的一群,不管在經濟狀況、身心健康、社會適應,都是最糟的……。

因果關係是什麼,也許還不能靠這個研究很明確的去說明。但我個人相信,在被欺負之後,轉為一個暴力的使用者,然後去欺負他人出氣的,其實就意味著不管在個人內在、外界的幫助或其他協助資源的取得上,這組人都是相當弱勢的一群,即使他們後來的表現,仍然是某種「霸凌者」,但結果仍然是一樣的糟……。

被欺負了,想要討回公道是人之常情。但比較起教導孩子們怎麼樣練空手道,然後隨時可以學李小龍來「打回去」,我更希望孩子們從小就有足夠的法治教育,而我們的社會也該愈來愈重視法治、公權力及規範,建構足構的社會支持和提供資源,讓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有很好的管道來面對各種挫折,不管是人際的、生活的、健康的每一個方面都是;一但遇到挫折,立刻束手無策並且只能訴諸暴力,這真的不是台灣社會所可以期待的進步未來。

本文獲王俸鋼 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_王俸鋼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