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每年都要做?做愈多次效果愈好?

撰文者: 黃曼瑩2017-05-11

「醫師,我可以不要做大腸鏡檢查嗎?」許多人都視大腸鏡檢查為畏途,擔心疼痛不適,誤以為只要「接受糞便篩檢」就沒有問題了。事實不然,在台灣每20∼30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中,就有一個是大腸癌,兩個就有一個有腺瘤性息肉,這種情況下,不做大腸鏡是必需甘冒很大的罹癌風險。

腸子如水管,好好檢查才能保持潔淨活力

大腸就像人體的下水道,久了一定會老舊;彎彎曲曲的水管,長時間使用也會堵塞髒污。想要潔淨暢通,徹底檢查的動作至關重要。大腸癌早期無痛無感,除要掌握糞便潛血檢驗的品質外,大腸鏡品質的監測與管理,也是重點,透過層層把關,讓大腸癌無所遁形。

一般檢查「糞便潛血篩檢」結果呈現陽性時,到底要不要做大腸鏡呢?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醫師邱瀚模在其新書《腸活必修課:早期大腸癌,九成可以根治!不罹癌的有效解方》中表示,這就好比戰亂中選擇要不要搭上直升機逃命。沒錯,搭直升機有可能出意外,但是不搭上去你的風險更大。

大腸鏡除了可以早期發現癌症外,檢查中發現的腺瘤性息肉切除後,就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因此大腸鏡不僅可以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更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根據美國的研究,大腸鏡可以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約52%,降低發生率約70∼90%,效果非常驚人,不過也可以窺見大腸癌是最容易預防的一種癌症。

迷思一:大腸鏡每年都要做,做愈多次效果愈好?

大腸鏡預防大腸癌效果最大的就是第一次,佔了80%左右,爾後的追蹤檢查(也就是第二次以後的檢查),再漸漸將效果繼續提升,但是永遠不會達到100%。為什麼呢?因為任何一個檢查都不可能永遠不會遺漏病灶(沒有檢查的敏感度是100%的);再者,有些腫瘤生長速度較快,會在短期內轉變為癌症。

建議,適當的檢查間隔有必要,避免間隔太長迸出癌症,也避免檢查太密集,冒不必要的檢查風險。實在不必每年做檢查,通常我們會根據大腸鏡發現腫瘤性病灶的嚴重度,來決定下次要何時追蹤。只要定期接受檢查,揪出的癌前病變或早期癌,九成以上的人在切除病灶後都可以根治。

1
2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