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很清淡,但就是瘦不下來?原來害你變胖的兇手竟藏在「口水」裡!

撰文者: 史考特醫師2017-05-23

史考特常聽人說:「我吃的很簡單、很清淡,但就是瘦不下來。」 

懷疑論者可能認為這是「為自己不運動找藉口」或是「嘴上說一套,私底下『吃』一套。」 

但從今天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未必每個人都適合同樣的飲食。在某些遺傳特徵的人身上,攝取「清淡」的高澱粉飲食可能招致肥胖、糖尿病! 

農業發展與人類飲食 

澱粉在人類歷史中,其實並不一直是主角。 

根據考古學研究,人類在一萬年前才發展出農業。在這之前,我們祖先吃的是什麼呢! 

儘管尚有爭議,史前的人類飲食隨著氣候環境不同,應該從野生植物、水果、堅果、昆蟲、植物根莖,到蛋、魚類、小動物、大動物(脂肪、肌肉與內臟都吃!)無所不包。 

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0/Le_Moustier.jpg

(史前時代的人類以狩獵採集維生)

少了稻米、小麥等農作物,當時的人類是吃不到大量澱粉的(更別說麵條、麵包、砂糖等精製澱粉) 

當農業的發展改造人類文明時,人體也勢必受到重大衝擊。 

(註:某些溫帶地區原始部落以樹薯、地瓜等澱粉類植物根莖為主食,所以並不是完全吃不到澱粉,只不過顯然是比薯條健康很多的澱粉XD) 

口水中的澱粉酶 

為了適應飲食文化變遷,人體主掌消化吸收的基因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唾液中的澱粉酶負責將澱粉在嘴巴裡初步消化,讓一小部分的澱粉分解成小分子醣類。 

某些讀者可能還記得學校的生物實驗課:把口水滴入澱粉與碘酒的混合溶液中,口水中的澱粉酶就會把澱粉分解為醣類,讓溶液顏色從藍紫色漸漸變為黃棕色。 

有趣的是,飲食習慣不同的族群在天擇的篩選下,唾液澱粉酶的含量也產生了差異。 

2007年在Nature Genetics的一篇文獻蒐集世界各地族群的血液樣本,從農業發達的歐裔美國人、日本人,到吃很少澱粉的遊牧民族、熱帶雨林原始部落。(想像一下要進熱帶雨林抽土著的血有多困難!) 

如各位讀者所預期的: 

(傳統上高澱粉飲食的民族,基因中也帶有較多套AMY1澱粉酶基因) 

(有越多套澱粉酶基因,口水中的澱粉酶濃度也越高) 

簡而言之,農業歷史越久的種族,唾液消化澱粉的能力也越好。 

這跟健身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了!如果史考特告訴大家,澱粉酶能把蛋糕變成地瓜,您會不會相信?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