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子灌食妻子,就像是恩將仇報…從醫師眼中,看日本人追求「老衰死」的善終智慧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NHK特別採訪小組2017-06-01

「老衰死」代表的是順應人體自然變化,從細胞老化→臟器衰弱→無痛離世。「日本2016年最新調查,55歲以上高齡者有91%拒絕接受延命醫療!」日本NHK金牌節目製作團隊,用真實案例醫學數據告訴你,面對高齡化社會不僅只是「拒絕延命醫療」,「老衰死」才是生命最美的告別。

從與疾病奮戰到貼近患者 

石飛醫師過去曾是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血管外科醫生,曾擔任東京濟生會中央醫院的副院長,曾被評選為日本百大名醫之一。病患多的時候,有時一年可以進行超過500件手術,他認為,和疾病持續搏鬥就是醫生的使命。 

「很難想像我有辦法像這樣談論自然照護的平靜之處,以前我可是被學弟說成連感冒都想用手術切除治好的人,如今回想起來真的很可笑,那個時候的我真的打從心底認為只要動手術,就能治好任何疾病。過去的我認為『死亡就是人生的輸家』,內心只想拯救病患,甚至在思考如何逃過死亡,這麼一想就想了超過三十年。」 

然而,面對疾病,他開始發現有個無論醫療如何進步都無法抗衡的存在,那就是「老衰」。石飛醫師:「在手術台上感到極限的次數變多了,無法治療的患者數量,或是幫八十幾歲的患者進行癌症手術,也開始出現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動刀等狀況越來越多,現在想起雖是理所當然,不過當時的我卻是被迫接受。面對人體的年老體衰,醫療行為到底可以進行到什麼程度?到底該奮鬥到什麼時候?其實那時的我已經有了這個疑惑。」 

就在此時,利用休假前往英國的石飛醫師經歷了一場改變他人生觀的邂逅,他去參觀了全世界第一個進行安寧照護的「聖克里斯多福醫院」。 

「那裡,一邊幫那些癌症末期、時日無多的人們消除疼痛接受緩和醫療,一邊讓他們靜靜地畫圖、念書、彈鋼琴、抽雪茄……讓他們過著最有人味的生活。 

在我看來,每個患者都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度過意義非凡的最後時光。反觀自己仍然持續對那些年事已高、痊癒機會渺茫的癌末患者說『不治好不行,加油吧!』然後動手術,在最後甚至還使用各種藥物,即使當事者苦不堪言,但還是努力奮鬥著……。原來有另一個和我長年的醫療價值完全不同的新世界,就在那個地方。」 

安寧照護(Hospice)的創始者,西西里桑德斯(Dame Cicely Saunders)女士,曾經針對看護的哲學留下這麼一句了不起的話。 

Not doing, but being.(不必再做任何事,只要陪在身邊就好)」 

石飛醫師從桑德斯女士身上,學到為了維持患者的尊嚴,醫療從事者應該更加努力思考真正必須重視的東西是什麼。 

1
2
3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