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女童愛吃生魚片 體內竟藏逾2公尺寄生蟲

撰文者: 黃曼瑩2017-06-15

愛吃生魚片,小心因為不潔感染絛蟲,一旦絛蟲累積量過多,嚴重甚至可能導致腸阻塞;而蟲體節片隨著移動,也可能導致膽囊炎或膽管炎。1名年僅8歲的女童,體內竟藏有長度達260公分的條蟲,十分駭人!

醫師從女童體內取出仍活動中長達260公分的廣節裂頭絛蟲。(圖片提供/三軍總醫院)
醫師從女童體內取出仍活動中長達260公分的廣節裂頭絛蟲。(圖片提供/三軍總醫院)

這1名小女童是於去年年底因解便後感覺肛門口有異物與搔癢感,於是被家屬送至三軍總醫院兒科急診室。三軍總醫院小兒部王志堅主任表示,診視後發現肛門口有一活動的蟲體,經取出後蟲體竟然長度達260公分;經過詢問,家屬表示女童平日會吃生魚片,且之前曾於山區景點食用生魚片料理。

醫師將取出蟲體的節片及蟲卵送驗後,結果確診為裂頭絛蟲病,再取出蟲體DNA進行分析,確認為最常見的廣節裂頭絛蟲。經過口服一劑抗寄生蟲藥物吡喹酮(praziquantel)後,再回診追蹤已康復,糞便已無發現蟲體節片或蟲卵。

廣節裂頭絛蟲成蟲長度可超過10公尺

王志堅主任表示,該女童感染的廣節裂頭絛蟲又稱魚肉絛蟲,是最大也最常見的人類絛蟲,成蟲長度可超過10公尺。裂頭絛蟲病發生在北半球和南美洲,其他地區也可因食用進口魚類,而導致裂頭絛蟲病。

王志堅主任指出,廣節裂頭絛蟲未成熟的蟲卵通過糞便排出後,約18至20天後蟲卵成熟,並產生六鉤幼蟲,之後發育成裂頭蚴,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甲殼類、第二中間宿主(小型淡水魚)攝入之後,遷移到魚肉中發育成長尾幼蟲。最終這些第二中間宿主被較大的魚種食入,常見例如鱒魚、鱸魚,人們常因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這些被感染物種魚肉而得病,幼蟲發育成絛蟲而存在於小腸中。未成熟的蟲卵從節片產出(可達100萬個蟲卵),並經糞便排出再進入環境中。被感染5〜6週後,蟲卵即可出現在糞便中。

大量感染恐導致腸阻塞

王志堅主任表示,大多數感染者如同這位女童是無症狀的,其他可能包括腹部不適、腹瀉、嘔吐和體重減輕;更少見但嚴重表現包括維生素B12缺乏症表現惡性貧血、大量感染導致腸阻塞、蟲體節片移動導致膽囊炎或膽管炎等。

「絛蟲」在深海魚中較少見,但是,不小心吃了淡水魚生魚片感染絛蟲的個案會比較多,另外,像是切生魚片的刀子沒清潔乾淨,也可能增加感染風險。提醒民眾不須太過擔心,多數裂頭絛蟲病經適當治療都可治癒。但是,仍然呼籲民眾避免生食,食物最好煮熟以減少感染機會。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