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藍光鏡片、螢幕保護貼、APP...眼科醫師說清楚:抗藍光產品,到底哪種有效?

抗藍光鏡片、抗藍光螢幕保護貼、抗藍光APP……為了符合現代人3C重度使用的需求,各種抗藍光產品因應而生,不過這些產品真的足以對抗藍光對眼睛的傷害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藍光,藍光是能量較強的可見光,會穿透角膜與水晶體直射入黃斑部,造成黃斑部感光細胞的損傷。3C產品發出的藍光,眼睛長期直視會造成慢性刺激,使黃斑部發炎、水腫,長久下來可能會在黃斑部中央形成「隱結」(Drusen),一旦隱結破裂導致出血,會造成中央視力缺損,無法正眼看清楚事物,最後只能斜著眼看東西;另外藍光會造成散射,因此眼睛要用力聚焦,長時間下來,眼睛容易疲勞、痠痛、也可能造成假性近視。

不過3C產品發出的藍光其實不算強烈,戶外光線與LED燈的藍光強度高於3C螢幕所發出的藍光,但是因為大家在使用3C產品時,眼睛直射螢幕所發出的藍光,加上使用時數過長,才會容易造成眼睛傷害。

而為了抗藍光發展出來的一些商品究竟有沒有效?由於政府並未規範產品須濾掉多少藍光才能宣稱「抗藍光」,所以市面上的抗藍光產品,品質好的可能可過濾約15%到20%藍光,品質差的可能只有2%、3%,落差相當大。

到底抗藍光產品該如何選擇呢?基本上,目前市面常見的抗藍光產品,依類型大略可分成鏡片(眼鏡)、螢幕保護貼、App等三大類,其抗藍光效果也各有差異。

比較起來,抗藍光鏡片可達成良好的抗藍光效果,但要注意色差問題。市面上的抗藍光功能鏡片,目前分「鍍膜式」與「吸收型」兩種,所謂的「鍍膜式」,就是在鏡片鍍上抗藍光膜,將照射過來的藍光反射回去,能過濾掉的藍光比例較低,但優點是使用時不易感受到明顯色差;「吸收型」是在鏡片染上可以吸收藍光的色層,運用光線互補原理,將鏡片染成與藍光互補,帶有深淺不一的黃色、綠色或橘色,可直接吸收藍光,最多可達抵擋35~40%藍光,適合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抗藍光效果較好,可提供極佳的防護效果,但缺點是抗藍光效果越好,色差就越明顯。

一般在選抗藍光鏡片時,建議濾除率不宜過高,以免造成物像偏黃,使視覺產生顏色誤判,甚至造成交通號誌顏色誤判等困擾。需要重度保護者,如有黃斑部病變的病人,則可以配戴防護效果較好的染色鏡片。沒有絕對多少藍光的過濾比例是最好的,要視個人情況、生活習慣等來選擇合適的鏡片,多一層防護,總是多一層健康保障。

其他像是:抗藍光螢幕保護貼,由於品質不同,過濾效果也參差不齊,購買時很難從外觀判斷;抗藍光App透過軟體強制改變螢幕發光方式來降低藍光,使用這種APP就像戴了太陽眼鏡,會把所有光線都降低,一旦彩度降低,畫面往往會因此變暗、失真,這時為了看清楚反而得拿得更近或提高螢幕亮度,結果一樣傷眼。

不過再怎麼說,抗藍光也非萬能,少看3C、不久視、每20分鐘閉眼放鬆肌肉或看遠方,讓眼睛休息,平時多補充葉黃素,才是保護眼睛最好的方法。但建議黃斑部和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以及3C產品重度使用者,還是建議配戴防藍光眼鏡,多少隔絕一點傷害。

作者簡介_陳瑩山醫師

中國醫大新竹附醫眼科主任
輔仁大學醫學系部定講師
元培科技大學視光學系助理教授
商周百大良醫
http://www.dreye.net.tw/

陳瑩山醫師的護眼隨筆

陳瑩山醫師的護眼隨筆

查看全部

陳瑩山

低頭看手機十分鐘,眼睛就痠澀得不得了?盯著電腦螢幕,眼睛就痛、視力模糊不清?一走到戶外,就會畏光?天氣一變,眼睛就腫脹發癢?小心!這些都是眼睛發出的求救警訊!

中國醫大新竹附醫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因深刻感受台灣人「視力早衰」之嚴重,3C世代所引發的眼疾更是目前人數不斷攀升的文明病,希望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專欄分享,建構國人正確護眼觀念,讓各個世代都能擁有好眼力。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ShanGeBaoMaZi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