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開腦,「動靜脈畸形」治癒率達9成!榮總放射線權威,用「加馬刀」翻轉7千病人命運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陳柏因 2017-09-25

2018年世界神經放射線醫學會大會將在台北舉辦,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是大會主席。(攝影:張家毓)

電影《法櫃奇兵》中,印第安那瓊斯、納粹以及各路人馬,競相爭奪傳說中用來放置「十誡」、擁有神奇力量的法櫃,但是全世界的神經放射科醫師們,也都有一個傳奇的「法桌」,這個法桌每4年出現一次、可能現蹤的地點涵括全球各大城市,每次出現1周、1周後就銷聲匿跡,回到美國芝加哥、等待下一次的面世。

這個50幾年來足跡遍及歐、美、亞洲的傳奇法桌,每出現一次,法桌上就會新刻上現蹤那一年的年份、地點,從巴黎、費城、倫敦、斯德哥爾摩、華盛頓、羅馬,都有它的蹤跡、也都在它身上刻鑿下名字,2018年3月,這個傳奇法桌即將現身台北,帶著最新的「2018 Taipei」的「刺青」出現在2500位來自全球80幾個國家的神經放射科醫師面前。屆時法桌將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主廳展示,這個從1955年倫敦舉辦年會開始的傳奇、至今已上演超過半個世紀,台北將與國際各大知名城市齊名、被永遠的註記在法桌上,隨著歷史一直流傳下去、流轉在國際大城間。

神經放射學會年會「法桌」(照片來源:大會官網影片截圖)

將傳奇法桌「請」到台灣的不是別人、本身也是個傳奇的現任世界神經放射線醫學會大會主席,同時也是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回憶起2010年在義大利波隆那年會爭取2018年主辦權的過程,他語重心長地說,中國大陸自從知道台灣有意競逐2018年國際年會起,在波隆那的年會上就以臨時動議等手段阻撓台灣申辦2018年會的議程。從當年的場外協商、到這7年多的各種小動作、大動作不斷,若不是台灣在國際神經放射醫學界的努力被肯定,這次就不會有這麼多國際大師紛紛飛來台北出席,他們和台灣之間真摯的國際友誼、不顧各種壓力也要飛來共襄盛舉,為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不吝伸出自己的一臂之力。

明年年會的風雲人物包括來自美國鹽湖城的Anne Osborn,她是神經放射醫學科的學術泰斗,全世界每一個神經放射科的醫師、都一定念過她寫的教科書;而來自法國的Luc Picard則是2002年巴黎年會的地主,2007年郭萬祐在參加完他的榮退學術研討會後,Luc Picard駕車載著郭萬祐、還有與2010年擔任大會主席的義大利波隆那大學Marco Leonardi教授,足足開了一整天才到達法國東南部的滑雪勝地Val-d’lsere參加另一場的神經介入診療的活動。

郭萬祐強調,這些享譽國際的大師級醫師、不是有錢就請得動的,就像當年申辦成功的關鍵,就是以「回饋國際」、「台灣分享」的理念打動所有有投票權的各國代表,他以自己在國際神經放射線醫學界努力30幾年為例,受到各個先進國家醫師們的傾囊相授,不遺餘力地栽培提攜,現在台灣有能力站上國際舞台、也希望能夠有機會回饋國際社會,將年會第3次帶到亞洲,和更多亞洲國家分享神經放射線醫學的成果。

郭萬祐醫師今年4月參加在加州舉行的2017美國神經放射學會年會,推廣明年在台北舉辦的的世界年會(照片提供:郭萬祐)

這樣回饋的心,不是在爭取主辦權時說說而已,即使現在舉辦年會的經費捉襟見肘,但郭萬祐仍主動找上台灣在邦交國史瓦濟蘭醫療團,希望他們推薦一位當地的醫師明年3月到台北參加年會、郭萬祐個人全額贊助,郭萬祐說:「對我來說只是少了出國玩一趟的錢,但是對史瓦濟蘭的醫師來說,那是一輩子都難得有的學習機會」。

當年為了讓歐美主導的國際神經放射醫學科看到台灣、看到亞洲,郭萬祐在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年會上新推「亞洲論壇」,並且連續4屆包下時段,每屆由最傑出的4個亞洲醫師上台報告成果、擴大東西交流,郭萬祐自己也上台報告過2次。這些努力和付出無法炒短線、抄捷徑,而是數十年紮實的耕耘,例如郭萬祐20幾年來參與國際研討會,從不以壁報論文為滿足,郭萬祐說,一定全力爭取「上台」提報的機會,「只有站上去、才能讓大家注意到台灣」。

有了三十幾年來在國際場合登台的經驗,明年年會在台灣舉辦,郭萬祐當然也準備展現台灣的實力,上台的特邀講者包括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總校長曾志朗、台北醫學大學轉譯影像研究中心主任陳震宇等人,將針對台灣在腦動靜脈瘤畸形、中樞神經異常的診斷,以及胎兒的磁振造影影像學診斷發表新研究。

郭萬祐帶領的北榮團隊不只鑽研醫術、也以病患為中心,發展跨科別的會診平台讓病患一天就能知道檢查結果。(攝影:張家毓)

大多數的民眾並不清楚神經放射醫學科主要的領域,以胎兒的磁振造影影像學診斷為例,台北榮總的神經放射醫學科已能在胎兒18周時透過腦溝、腦回的發育及早診斷異常病例。而且郭萬祐不只致力於醫學技術的精進,甚至體貼病患的心情,在去年年終發展出「胎兒健康共同照護視訊會診平台」,跨科別整合醫院與診所,並組成放射科、兒科、婦產科、神經醫學部等,磁振造影當天檢查完就能透過平台會診,即早告知孕婦會診結果,將過去長達2到3星期的確診過程,縮短到只需1天。

而提到神經放射醫學科就一定不能不提到加馬刀,加馬刀是一種鈷60的放射線治療,用於患者的腦部病灶體積太大、病患又無法承受單次高劑量放射治療時,郭萬祐鑽研的加馬刀技術,能鑑別出「核心病灶」,讓加馬刀「擒賊先擒王」,針對核心病灶放射治療,周邊的附隨組織也會跟著好轉。

1
2
單頁閱讀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