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兒子的煎熬:那晚,父親在紙上歪斜寫得「讓我睡了吧」,才讓我下定決心不再做無效治療

撰文者: 王竹語2017-09-29
悲痛是對親人死亡所做出的認知反應和情緒反應。它持續的時間和強度會有所不同,並會在不經意間消失或重現。五年來,每重現一次,她就更疑惑、更不確定一次:到底她當初做的決定是對是錯?

朋友找我喝咖啡。她40歲,我一直認為那是女人最好的年紀。

五年前,她父親重病,她決定放棄急救,讓父親不再受折磨。這個決定,影響的絕不止她父親。

我記得她的堅強,她的脆弱,我記得五年前靜靜的伴著,淡淡的說了一句:「我相信妳,不管妳做任何決定。」堅定的語氣,蘊含毫無保留的20年友誼的支持與肯定。

「有這麼一個朋友,真好!」她說。

這些年來,我希望給她更多精神支持。五年前我協助她將臨終的父親抬入家中,在梵唱中,她告訴父親:「她會好好照顧自己及家人,請他放心的離開。」有了這份承諾,我深信她會想想身邊還有那麼多愛自己、關心自己的人;把所有的悲傷情緒過濾掉;想想自己該做什麼事,把人生好好的繼續走下去。

我想錯了。

五年來,她心裡一直有一道坎過不去,她想:「如果當初不要放棄急救,說不定救得起來?」

當任何治療都於事無補,但願她能明瞭,也許自然病程(nature course)是最好的抉擇。

在做「放棄治療」這個決定前,她就面臨了另一個難題:到底該不該讓父親知道他所罹患的是癌症,已經是末期,來日不多了。對她來說,這真是個難題。

她最了解父親,她最愛父親,如果父親能接受並堅強的活下去便罷,要是因此使父親意志消沉,加速生命的終期,她會一輩子良心不安。

悲痛是對親人死亡所做出的認知反應和情緒反應。它持續的時間和強度會有所不同,並會在不經意間消失或重現。五年來,每重現一次,她就更疑惑、更不確定一次:到底她當初做的決定是對是錯?

「我心中常被這個問題困擾:難道父親沒有知的權利嗎?我不告知他病情,是真的為他好?還是我害怕,怕看到父親知道病情後,瞬間的崩潰及後續的巨大情緒變化?如果是這樣,我算不算很自私?」

在一項對負責照顧失智症患者家庭成員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在病人死亡後,家屬會表現出五個方面的悲痛:

1. 專注於已故者相關的所有回憶
2. 思念亡者
3. 極度痛苦情緒
4. 分離感(感到與現實分離)
5. 覺得死去的人還活著的感官錯覺

其中,專注於已故者相關的所有回憶是在親人死後最常見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種表現。悲痛沒有時間表,一項研究「家屬對親人死亡的悲痛反應」顯示,這位親人死於癌症,悲痛反應的強度在癌症病人死後的一年後時才表現岀明顯下降。

「我當初做了放棄急救的決定,是為了表示我盡了做女兒的義務?或是讓我自己心安?對親戚也可以交代?因為我讓父親不再受苦了。但是,誰能知道父親真正感受如何?他是否接受我幫他做的決定?說不定他認為這樣的急救對他有意義?他需要也想要活下去?我的決定究竟是自欺欺人,還是對父親來說其實是一種另類殘忍?」

1
2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