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腎臟病都是「吃補」出來的!腎移植專家:護腎3要訣,避免走上洗腎不歸路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張雅雯2017-10-27

來源;時報周刊提供

全台每年高達7,000多人等待腎臟移植,然而因器捐來源有限,平均僅200人可如願換腎,奇美醫院外科部部長田宇峰表示,腎臟是人體代謝廢物的重要器官,耐用卻也容易被濫用,他提醒掌握護腎3要訣,避免腎臟壞到失去功能而走到洗腎或移植這一步。 

奇美醫院是國內腎移植的重鎮之一,手術量超過百例,且5年存活率超過90%。外科部部長田宇峰表示,移植手術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工作,「從捐贈者取下器官約3~4小時,再把器官移植到受贈者也要花4~5小時,常常一站就是8小時。」 

然而,獲得捐贈的患者可說是幸運兒,器捐移植登錄中心的資料顯示,腎臟移植的等候名單高達7,000多人,每年全台卻只有約200人可如願,因為即使腎臟有屍體捐贈及活體捐贈兩個來源,捐贈的供應數仍遠低於需求量。 

控制慢性病防併發症 

田宇峰表示,台灣有高達80,000名洗腎患者,這些都是潛在需要換腎的候選人,但是移植端沒有辦法滿足這些需求,必須從如何避免腎臟持續惡化做起,避免民眾落入洗腎、甚至走到移植這一步,他提出3個護腎要訣: 

要訣一:控制血糖、血壓、尿酸 

許多慢性病若控制不佳,產生的併發症就是損害腎臟,因此除了先天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預防絕大多數的腎臟病,重點就是控制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才不會損壞得那麼快。此外,錯誤的用藥行為也是傷腎主因,尤其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痠痛藥、消炎止痛藥,成分可能有腎毒性而不自知。 

要訣二:不需要刻意補腎 

對腎臟最好的保護是避免增加負擔,但不少民眾認為腎不好,流傳吃腎補腎或是吃保健食品;田宇峰強調,很多患者的腎臟病反而是「補」出來的,其實腎功能已經不好的患者,飲食反而要避免高鈉、高鉀或高蛋白,刻意去補往往適得其反。 

要訣三:40歲後每三年應檢查腎功能 

除了尿液檢查,建議40歲後應對腎功能做比較完整的檢查;田宇峰舉例,有患者原本沒查覺異狀,做腎臟超音波卻發現有一側腎臟因為腎結石阻塞,早已萎縮了。他表示,人體就算只剩1顆腎臟也能正常運作,但是飲食與生活習慣就要更注意,才不會讓僅存的腎臟也罷工。

來源;時報周刊提供

1
2
單頁閱讀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