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開趴喝酒,到底會不會影響運動選手表現?運動醫師這樣說

撰文者: 王凱平醫師2017-11-24
10月,原本應該是火熱的棒球月,隨著美、日、台、韓職棒季後賽的陸續登場,觀眾的焦點聚集於世界大賽、各國的總冠軍戰,以及最後勝出的冠軍隊伍。然而,今年在台灣卻因為賽場外的因素,使得大家關注的不是總冠軍球隊、不是「首位本土打擊四冠王」,而是總冠軍賽前爆發的「五虎將」事件。我們在此不對事件妄作猜測,畢竟作為一位老球迷,又有欣賞的球員牽涉其中,實在不希望多傷害台灣的棒球運動。也因此選擇在事件較為冷卻後,才藉事件中的一個話題進行醫學上的討論:酒精,到底會不會影響運動選手?

是否影響表現仍有爭議,重點在於是否影響恢復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分成兩部分來回覆:酒精是否影響運動員表現?酒精是否影響運動員的恢復?

過分的酗酒肯定是有問題的,但若撇開道德與形象因素不談,賽外的小酌到底是否會影響運動員的表現,在醫界來說還真的沒有一個肯定的結論。如一篇2010年澳洲運動與營養科學學者的文章在結論中提到:

……酒精對於人體生理、運動員表現相關指標的影響是非常複雜、多重因素的。雖然有大量的文獻表明了急性酒精攝取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狀,然而,「酒精影響表現」這個概念並沒有獲得一致的證據支持。……
另一篇同樣也是2010年發表在《美國運動醫學會健康與健身雜誌》(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的文章雖然在文章中敘述了不少酒精對於健康與身心的負面影響,也特別提出認為酒精有害運動表現的「意見」。然而除了同樣沒有非常充分的客觀證據支持,也在最後的結論中僅談及酒精會影響心理與認知功能、增加受傷機率,而未特別強調「會影響運動表現」。

也就是說,即便已經有研究告訴我們:酒精會影響認知能力、會影響反應速度……等,然而就整體來看,硬要說「喝酒就會讓運動員的表現變差」,就現有的研究證據來說還真的有點牽強。此外以實際狀況來說,會在運動中或比賽前把自己灌醉的菁英選手真是非常罕見,因此,更重要的議題可能是酒精是否影響運動員的恢復?

影響肝醣與蛋白質合成,要良好恢復應注意飲酒時間、總量與營養

主要的問題會是酒精對身體肝糖以及蛋白質合成的影響。肝糖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在運動中會大量消耗,運動後則會需要經由碳水化合物來重新合成,如果你只喝酒而不攝取足夠的食物,那麼就會減少肝糖的合成。但一篇2014年的文章指出如果有吃足夠的高碳水化合物,則即使喝酒也不會影響肝糖合成。綜合來說我們的建議是運動後一小時內是肝糖合成的重要時間,所以這一段時間不建議攝取酒精,若之後要飲酒,也應該配合足量的營養補充。(記住:喝酒就是要配小菜嘛!)

至於蛋白質,大家都應該曉得肌肉的修復、增長都非常需要蛋白質的合成。然而若攝取了每公斤體重1.5g以上的酒精就會對蛋白質的合成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若是你在經過了辛苦的訓練後希望能後長點肉、疲勞的賽程後希望能好好恢復,千萬別在運動後大量飲酒!

增加傷病機率、可能造成脫水,應避免喝了再上且要注意補充水分

除了對營養的影響需要注意,酒精是否還有哪些其他的特殊影響?

2010年美國運動醫學會雜誌提到「酒精會增加運動傷害的機率」,也引用另一篇2000年發表的研究指出,飲酒者受到運動傷害的機率是非飲酒者的2倍多!文章將問題歸因於酒精對精神狀態、動作控制、平衡感的影響,同時也認為「宿醉」也是和傷害機率升高有關聯的。受傷不見得影響運動表現,但長期來看肯定會影響出賽狀況。其實會不會受傷的問題跟酒駕會不會被抓一樣,人就是會賭自己運氣沒那麼差,但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還是建議避免「喝了再上」。

除了傷害之外,疾病也是另一個會影響出缺勤的重要因素,文章中同樣引用多篇1996到2004年的研究說明酒精會降低人體免疫功能,相對會增加生病的風險。因此,若你已經感覺自己比較疲勞、甚至已經生病了,就不應該再喝了!

在傷病問題之外,當飲品的酒精含量 > 4%就會有明顯的利尿效果。身體若是處於脫水狀態,會影響運動表現,也會影響賽後的恢復,但所幸只要水分補充得當,則小酌(每公斤體重約0.5克以下)並不會有負面影響。一般水果酒的濃度大約3.5%左右,但多數啤酒的濃度則都在4~5%之間。許多運動員喜歡在賽後喝個啤酒,應該特別注意這個問題,除了不該「無限暢飲」之外,還要注意水份的補充。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