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有風險嗎?這2種人小心腸穿孔

撰文者: 張世傑2018-01-25

國內近日發生多起,大腸鏡篩檢併發腸穿孔醫療糾紛案例,引起民眾對於大腸鏡篩檢安全性的質疑,醫師指出,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有一定的風險存在,特別是年紀長,有腸沾黏病史及接受息肉切除手術治療者,只要事前做好和醫師溝通與評估,術後做好防範,則可降低腸穿孔風險。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肝膽腸胃專科醫師梁程超指出,國內10大癌症中,大腸癌是發生率最高、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平均每年新增近15,000位大腸癌患者,不僅有高達9成的腸癌發生在50歲以後,且男多於女。主因跟體質及國人飲食習慣有關,尤其愛吃燒烤紅肉、油炸品、加工肉類等,都會增加腸癌風險。

腸癌元凶 腺瘤型瘜肉

因此近年來,政府大力宣導腸癌篩檢,提供50歲至75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有異常需全大腸鏡檢查,也有人是自費接受大腸鏡篩檢,希望能透過早期發現,揪出腸癌的前癌病變「腺瘤型瘜肉」。因大腸癌的發生90%是從腺瘤型瘜肉開始發展,通常10年左右會進展成大腸癌,若將這些腺瘤型息肉切除,已被證實可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76-90%,但遺憾的是,近2年糞便潛血篩檢率只有4成。

腸鏡檢查 高危險族群

梁程超醫師強調,大腸鏡檢查出現腸穿孔的機率從國內外的文獻報告,大約是1/1000至2/10000,最好發的族群包括年紀長(75歲以上是年輕人的4至6倍風險)、術後腸道沾黏、大腸憩室症或接受瘜肉切除術者。因此這些高危險受檢者,檢查前須由醫師評估風險,若有息肉切除手術後,需遵從術後注意事項,這樣可以降低腸穿孔風險。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