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美白防癌 料理不宜生吃
營養師李婉萍強調,吃絲瓜還能止咳化痰、利尿解水腫,內含皂甙和葫蘆巴鹼也是有效的抗氧化成分,能夠降低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對細胞產生的傷害,具有抗癌作用;至於腎功能衰竭者,因絲瓜屬高鉀食物,則必須先將絲瓜汆燙過,減少食材中的鉀離子後才能食用。
絲瓜營養豐富,含多元營養素,清炒、油炸、燉湯皆宜,唯一不適合拿來生吃。因為絲瓜含有大量植物黏液與木膠質,如果沒有徹底煮熟,食用後,可能會刺激腸胃,而引發食慾不振、反胃、胸悶,或腹痛等不適症狀。
絲瓜料理2禁忌 防營養流失
如果擔心過度烹煮會破壞養分,可將絲瓜放入滾水中汆燙一下,再加入蕎麥麵、醬油、高湯和醋拌食,便是一道簡單好吃的佳餚。
消暑料理/絲瓜蕎麥麵
食材:蕎麥麵300g、絲瓜1/2條、高湯(適量)、 醬油(適量)。
作法:
1.絲瓜切薄片。
2.蕎麥麵入鍋煮熟。
3.高湯入鍋,用醬油調味後放入絲瓜跟蕎麥麵,絲瓜煮到透即可盛盤。
不過,有研究發現,以下2種烹調方式較不適宜用絲瓜搭配料理,容易造成營養流失,或是干擾養分吸收。特轉載部分資料,供民眾參考:
禁忌1.絲瓜+大豆沙拉油:營養成分易流失
說明:絲瓜中的類胡蘿蔔素能夠防治癌症、心血管疾病與眼睛黃斑部病變等疾病。不過,大豆油中的生物活性物質會破壞類胡蘿蔔素,造成營養成分流失。建議以橄欖油替換,更能吸收營養。
禁忌2.蛤蜊絲瓜+米酒:干擾養分吸收
說明:許多人會以米酒除去蛤蜊的腥味,但酒精會干擾人體吸收絲瓜中的維生素B1,因而降低營養價值。
【選購絲瓜小叮嚀】:
絲瓜選購非常容易,若能掌握以下5原則,品質都會有一定水準:
1.要選擇果實上下均勻的圓筒形,不要有中間或兩端肥大者。
2.果皮表面顏色要翠綠新鮮,如果顏色黯沈,表示已經採收多時。即使是深綠色品種,如果品質好的話,表皮也會很光鮮。
3.表皮突起需保持完整,沒有受傷。
4.表皮沒有轉黑的擦傷或壓傷痕跡。
5.果實完整沒有裂口。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