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胃中潛藏「幽門螺旋桿菌」!胃腸科醫師:3種情況不積極治療,胃癌風險激增16倍

撰文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2018-05-11
幽門螺旋桿菌很神奇地是少數能在胃中存活的細菌,不過若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可就一點也不神奇了,因為台灣近五成人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更可怕的是,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75~100%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胃潰瘍患者也有35~86%,胃癌則有 70%。

不過,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到底該不該治療,因為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一下子就變成一個需要權衡的議題。如果你也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到底該怎麼決定比較好?

發展到萎縮性胃炎,罹癌機率上升16倍

雖然幽門螺旋桿菌的盛行率高,但往往很多案例在一開始都沒有症狀。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錢政弘說,門診中常常見到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也不覺得有什麼不舒服或症狀,但一旦拿到體檢報告發現有感染,就開始覺得自己胃不舒服或是消化不良,這其中有些只是心理作用。

不過,感染到幽門螺旋桿菌,胃部或多或少是會有表淺性胃炎等輕微發炎的現象,但會有兩成案例會發展成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這些病患就算一時治好了潰瘍症狀,如果細菌沒有殺死,還是有機會復發。

此外,慢性胃發炎的患者,如果飲食習慣不良,喜歡吃醃漬食物、生活壓力大、吸菸等等,每年就有1~3%的機會,慢慢發展成「慢性萎縮性胃炎」。到了這個階段,胃分泌胃酸的功能降低,身體的消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臨床上常見腹脹、腹痛或打嗝等症狀出現;更嚴重的是,當胃黏膜受到損傷,得到胃癌的機會就上升,比起一般人的機率多出16倍之多。

這些情況一定要積極治療

錢政弘指出,的確感染不見得有症狀,胃鏡檢查看起來正常,這些情況下不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是可以接受的。不過,如果有下列這些情況,就需要積極治療:

❶發現症狀:有潰瘍症狀或胃鏡檢查發現有慢性胃炎或萎縮性胃炎,罹癌機率會大幅上升。

❷遺傳:有胃癌家族史。

❸長期服用藥物:如果因其他疾病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因關節等問題服用消炎止痛藥,或是抗凝血藥物,這些藥物都可能讓原本胃不好的人演變成潰瘍甚至出血的情況,此時就必須要檢查是否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並且積極治療。

感染原因:飲食習慣與個人清潔

台灣幽門螺旋桿菌的盛行率大約在4~5成,其實比起鄰近亞洲國家並不算高。幽門螺旋桿菌大部份是藉由「糞口傳染」及「口口傳染」而得。錢政弘指出,對照到實際的生活中,主要是透過下面三種途徑傳染:

❶家人之間互相傳染: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飲食文化中,經常有共用筷子、湯匙等情形,或者在餵食小孩時,經常會先在自己嘴裡咀嚼一下,再餵給小孩子吃,於是幽門螺旋桿菌就透過食物,傳染給其他人。

❷飲用水受到汙染:地下水、山泉水等,如果有汙染到幽門螺旋桿菌,民眾常常就會不自覺喝下去,細菌就會吃下肚子。

❸糞便傳染:處理家中寵物的糞便,或是外出上公共廁所時,事後手沒有清潔乾淨,幽門螺旋桿菌就可能會進入胃中。

延伸閱讀:第一名腎臟科名醫護腎10要點,絕不吃這樣!

專欄簡介_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