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不出原因,卻一天到晚這兒疼、那兒痛?營養醫學博士:吃錯食物讓你過敏又發炎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劉博仁 2018-05-29
渾身是毛病,經常這邊痛那邊痛──
慢性食物不耐症

55歲的王女士來營養醫學門診就診時,攤開一張紙,上面寫的密密麻麻的就醫心酸史。自從十年前開始,容易疲倦的她,因為時常腹部絞痛、腹瀉,被醫師診斷是腸躁症,除了肚子的毛病外,她還因嚴重偏頭痛,去掛了神經內科。此外,她也經常因雙側髖關節及膝關節疼痛得去看骨科和免疫風濕科醫師,雖然檢查後也發現沒問題。最後,婦產科認為她是停經症候群合併憂鬱症,開給她人工荷爾蒙,她因為有乳癌家族史所以不敢服用。最後看到了身心科,醫師建議她服用一些抗憂鬱劑及安眠藥,看能不能讓自己的心情好一點,就不會經常這兒疼、那兒痛了。各位讀者,看到王女士的案例,你是否嚇一跳呢?

食物不耐的原因與症狀

看了她的檢查資料後,我發現王女士的情況大多OK,為了找出病因,我幫她做一滴活血及乾血檢測,結果看到她的紅血球串聯嚴重(體質嚴重偏酸),肝壓力線明顯,而且氧化壓力自由基反應也是相當的高。另外還有許多念珠菌及少數桿菌被發現,在在都指向可能有腸漏症及肝臟解毒力下降的跡象,因此解讀完之後,建議她去自費檢驗多種食物不耐過敏原IgG4,她也一口答應。

劉醫師小講堂
一滴活血與乾血檢查

一滴活血及乾血檢查是靈敏度高但是特異性低的一項篩檢工具,也就是說當作完這項檢驗時,我們可以很容易就發現血液中是否有不正常的現象,但卻無法很快的推斷是哪裡出了問題,也無法遽下結論,還要配合其他檢查。以下針對活血檢查及乾血檢查常出現的結果作一解說:

活血檢查

❶紅血球串聯:代表過敏、顯微性缺氧、偏酸體質、脂肪代謝不良、消化系統不佳、抽菸、壓力等。

❷紅血球大小及型態改變:如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6、B12、葉酸不足、地中海型貧血、化學或是塑化劑污染、骨髓功能欠佳、脾臟或膽囊功能不良、寄生蟲或病毒感染等。

❸白血球型態、活動力、分布之變化:相關情形如過敏、念珠菌感染、癌症化療及放射治療之變化、其他感染症、營養素如牛磺酸不足等等。

❹血小板凝集變化:氧化壓力過大、乳糜微粒過多、過敏、消化系統不良、血栓形成等。

❺結晶形成:如膽固醇、尿酸、糖結晶等,需配合抽血檢測以確定。

❻斑塊或過氧化脂質:這是血中的垃圾,飲食高油、油炸物攝取過多、氧化壓力過大、血管老化速度增加、消化酵素不足等。

❼菌體出現:細菌、念珠菌、黴漿菌等,這一點都不誇張,念珠菌與嗜吃甜食有關,黴漿菌出現,我會再安排血清抗體檢驗以證明。

❽肝壓力線:與肝臟解毒力下降、各種肝炎、熬夜、便祕、喝酒等有關。

乾血檢查

❶自由基評估:可初步了解體內抗氧化力及自由基的狀況。
❷重金屬污染可能:如果出現重金屬黑圈,則可配合排毒療法,許多皮膚疑難雜症都有可能出現。
❸其他:如發炎、對應臟器的評估等。

一週後,王女士對自己的慢性食物不耐報告感到很訝異,因為她對牛奶、蛋白、奇異果、番茄、小麥等食物皆呈現重度不耐情形,其他如鮭魚、牛肉也是呈現中度食物不耐的現象。王女士相當訝異,因為這些都是她喜歡吃的食物。

我建議她先停止食用那些重度不耐食物3個月,之後再少量單次食用。至於中度不耐食物建議先停兩個月後,再開始少量、單次食用。期間如果出現了腹痛、腹瀉、疲勞、頭痛、關節痛等症狀,就將該食物食用間隔再拉長。

劉醫師小講堂
什麼叫做食物不耐?

「不耐」一詞英文為Intolerance,也就是無法耐受,但症狀還不至於像急性過敏那樣急性及嚴重。我們知道免疫抗體有五種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分別是IgG、IgE、IgM、IgA、IgD,其中的過敏反應牽涉到IgE 的運作。一般醫院驗的過敏原測試皆是IgE 專一性系統,但是食物不耐則是由IgG 來反應,其造成的症狀並不專一,也就是可能造成的症狀有許多,所以較不受到重視。而IgG4 則是IgG 裏更特別的一個細項。依照《食物不耐聖經》(e Food Intolerance Bible)作者安東尼. 海因斯(Antony J. Haynes)的看法,至少45%的人口深受食物不耐的困擾。

一般說來,患有食物不耐的患者,大都會有下列幾項症狀:皮膚過敏、慢性疲勞、頭痛、氣喘、腸躁症、消化不良、腹瀉、水腫、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憂鬱、美尼爾氏症候群、頭暈、慢性肌膜炎、黑眼圈等。由於症狀表現非常多樣,剛好也印證了王女士長期力不從心的感覺,以及這兒痛、那兒不舒服的症狀,就是因為食物不耐所引起。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