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呻吟聲四起...陪母親在醫院過夜,病榻上老人的景象讓她參透:不是有錢請看護就好

撰文者: 朱國鳳2018-06-13

三總急診室的某個深夜,角落裡不時傳來呼喊聲:「來啊,我要坐起來啊!」「來啊,把尿壺遞給我啊!」「來啊,我好渴啊!」……這是一位沒有親人來陪伴就醫的老人。

有時,隔壁床來陪病的家人,會伸手扶老人一把;有時,路過的志工,會幫忙遞水、遞尿壺,如果剛好都左右無人,蒼老而暗啞的呼喊,就會不斷的在急診室裡迴盪,這是我有一年陪家母在急診室過夜時目睹的景象。

有一次,我陪家母到三總回診時,又看到另一幕景象。一樓的中央走道上,有一位中年男子攙著一位步履有點蹣跚的阿嬤,阿嬤的另一隻手,被一位二十歲上下的年輕男子牽著。

尾隨在後面的我不禁揣度,這名中年男子應該是阿嬤的兒子,年輕男子應該是阿嬤的孫子,祖孫三人還不時微笑交談,相較於急診室裡那位形單影隻的老人,這位阿嬤竟然有兩代一起陪診,當時我真想拍下這一幕幸福的背影。

還有一位阿嬤,也是兩代陪診,作家簡媜曾在著作中敘述阿嬤就診時的動員「盛況」。簡媜的阿嬤體重雖然只有四十幾公斤,但是臥床太久、肢體僵硬,阿嬤完全無法配合樓梯間的地形調整姿勢。

因此要將阿嬤從樓上移位到樓下,必須一人負責抱,一人負責護頭、抬腳,一人負責推輪椅,一人負責開車接應。還好阿嬤的孫輩眾多,而且早年都是由這位阿嬤拉拔長大,就診時雖然勞師動眾,卻沒有一位兒孫「出怨言、發粗語」。

三個子女,七個孫輩,無人主動提出陪病意願

但不是每位老人,都能像是我在三總看到的阿嬤、或是簡媜的阿嬤,有兒孫陪伴就醫、就診。譬如:媒體報導在台北榮總「霸床」長達四年的老奶奶,根據後來北榮發出的聲明可以窺見,「身邊無親人可資日夜陪伴」,留院的安全感與信任感,是老奶奶把醫院當成安養中心的主因。

老奶奶雖然有一位獨生女,但是移民美國,遠在天邊的子女無法陪病、陪診,老奶奶乾脆長住醫院。那麼有兒女近在眼前,陪病、陪診就有指望嗎?

劉奶奶住院動手術,劉爺爺陪睡在病床旁好幾晚。我帶了一盒補品去探望,劉奶奶跟我訴苦,三個子女、七個孫輩,沒有一個主動表示願意輪流陪病。

「更讓我心酸的是,就算來了,也是『空手道』」。都沒有人想到,長輩手術後需要調養,就算是簡單燉個雞湯,也能讓劉奶奶暖在心裡。

劉奶奶很年輕時就升格當了祖母,最喜歡蒐藏「百子圖」一類的刺繡,以前她一直相信「多子多孫多福氣」,但是一場手術,讓她看到兒孫的態度。

反而是那位她口中的「怨偶」,多年來口角不斷的劉爺爺,耐心地扶著她下床步行運動,細心地幫她更衣擦澡。

劉奶奶直到住院,才感覺到老伴的重要,人美心更美的「志玲姐姐」,其實很早就意識到。林志玲曾在一個節目中受訪表示,她渴望的伴侶條件是,「等我老了、生病了,你願意陪我去看病」。

林志玲的母親身體有恙,還好有父親的陪病、陪診,因此志玲姐姐親身感受到,老了、病了,有親人可以陪診、陪病的可貴。

外籍看護要聽得懂醫囑,才能寄望協助執行醫囑

我們都要早一點想想,老了、病了,誰能陪診、陪病?誰來陪伴最安心?

有的人會想,有錢、或是有保險給付可以請看護就好。確實醫院候診區有不少老人,都是外籍看護推著來的,這讓我想起家母曾經聘僱的第一位外籍看護Tina。

Tina相當盡責,她聽得懂醫囑,會把平日記錄下來的血壓數字,提供給醫生參考;會熟門熟路的去批價、領藥;也會把下一次的預約看診時間,記在她的手機行事曆上,或是客廳的日曆上;如果家母不吃藥、或是忘了吃藥,Tina還會提醒。

等到她合約期滿返鄉,我們才發現到Tina的貢獻與重要。不是每一位外籍看護,都能扮演像是Tina的角色。

吳奶奶獨居,聘僱的外籍看護,來台已經四年多,國語溝通能力仍然是「三分熟」。前一陣子,吳奶奶嫁到外地的女兒回娘家,注意到吳奶奶從醫院拿回來的藥袋,幾乎原封未動。

原來是吳奶奶自作主張,只吃了兩天後就停藥。因為衛生所的護士來量血壓,護士告知血壓已經恢復正常,吳奶奶說,「既然血壓正常了,就不必再吃藥了」。

當護士的女兒,拿出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給吳奶奶看,處方箋上有記載著醫生的診斷,吳奶奶不只是高血壓,還有「心臟節律不整」、「第二型糖尿病」、「下肢水腫」、「功能性消化不良」。

也就是說,並不是把血壓降下來了,就代表吳奶奶恢復健康。女兒雖然有不斷交代外籍看護,陪診時要記一下醫囑,也要監督吳奶奶定期服藥,但是只能聽得懂三成國語的這位外籍看護,顯然不能與Tina有一樣的期待。

譬如吳奶奶從醫院領回的一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與回診約診單中,還夾帶著一張「生化血液檢驗單」,醫囑指定:「要在下次門診七日前採檢」。

吳奶奶與外籍看護都記不住回診日期,更不要說是按時去驗血。醫生沒有詳細的驗血結果供參考,就算準時回診,也很難提供進一步的控制或治療了。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