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每天運動卻還是得乳癌?醫師:防癌除了運動,還要注意一件事

我曾經遇過兩個乳癌案例:一位是大學老師,深信運動可以防癌,每日激烈運動超過兩小時,在得知罹患二期乳癌時,相當難以置信;另一位女士熱愛三鐵運動,尤其是馬拉松,也對自己竟然罹患乳癌而心懷不平。研究證實,運動有助於促進抑癌基因的表現,降低癌症發生機率,為何這兩位患者反而未蒙其利呢?

人體生來就有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簡單說明兩者的角色,可把致癌基因比喻為油門、抑癌基因為煞車,如果油門煞車都沒問題,人體這輛車就能正常運作,細胞會平衡地複製分裂,可是如果抑癌基因(煞車)不靈,或是致癌基因(油門)太猛,人體細胞就有可能不正常分裂增生,最終失衡產生腫瘤。

抑癌基因最有名的就是與乳癌發生有關的BRCA1及BRCA2,但除此之外還有p53、Rb、APC、L3MBTL等等,這些基因非常重要,它們的功能是維持細胞正常分化,並協助修補受損DNA。

如果這些「抑制」癌症的基因發生突變,即會功能不彰;此外,如果基因啟動區域過度甲基化(屬於化學式結構上的一種改變,成為具有一個碳原子加上三個氫原子的結構),基因也會無法表現,亦即無法抗癌。在上述這兩種情況下,若再加上致癌基因受到不良環境因子而觸發,那麼某些組織器官就容易發生病變。

2007年美國德州醫學中心學者柯立(Y.M.Coyle)曾發表了一項關於運動影響抑癌基因APC表現之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可以降低基因啟動區域的過度甲基化,使得抑癌基因APC得以表現出來,而且運動得越規律、越持之以恆,效果更好。

另一項耶魯大學於2012年發表的研究則是針對乳癌患者進行6個月的追蹤,分別於研究開始前、以及要求規律運動6個月後,抽血檢驗43項基因,結果發現每周進行約12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的患者,在這43個基因當中3個與增加乳癌患者存活率有關的基因,其甲基化降低了,尤其是抑癌基因L3MBTL甲基化程度降低了1.48%,然而,運動不足的乳癌患者,L3MBTL甲基化程度反而增加了2.15%。換句話說,規律運動幫助乳癌患者增加體內抑癌基因L3MBTL之表現,相對降低了60%的死亡風險。

那麼,運動時間越多、強度越高,抗癌效果跟著增加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運動過度反而傷身。因為運動時會耗掉許多氧氣,其廢物就是活性氧ROS,也就是自由基,當身體產生過多的自由基,如果代謝機制不足,反而使得自由基刺激DNA,造成基因受損,當然也會影響基因表現。

此外,飲食對健康的影響力也不容忽略。研究已證實,嗜食紅肉是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等的促發因子之一,而上述兩位女性病患均愛吃牛肉麵及牛排,我認為相當有影響。

因此,適度且規律的運動才能發揮抗癌作用,更要強調的是,正確的飲食習慣也非常重要,兩者兼顧更能防癌有成。

作者簡介_劉博仁 醫師/博士

現任: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台中科博特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教育部助理教授

經歷: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暨營養醫學所兼任助理教授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部落格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專家粉絲專頁

劉博仁功能醫學營養療法

劉博仁功能醫學營養療法

查看全部

劉博仁 醫師/博士

現任: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台中科博特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教育部助理教授

經歷: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暨營養醫學所兼任助理教授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部落格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專家粉絲專頁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