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體自帶治癒力!營養學教授的「太極健康飲食法」,3個月改善糖尿病、高血脂症、痛風、高血壓

三餐吃多少?我用21比例來分配

我的太極飲食還遵守每天三餐依照7分飽原則,三餐總量不高於21的比例。舉例來說,早餐如果吃7分飽,午餐10分飽,則晚餐不要吃超過4分飽。也就是在早餐一定要吃的原則下,調整午晚餐的進食量,我通常會建議大家午餐可以多吃,而晚餐可以少吃。

不過,如果早餐只吃3分、午餐吃7分,按照7分飽食的大原則,那晚餐最多還是吃7分就好,因為晚餐最靠近睡眠時間,吃太飽很難消化,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早午餐吃得少,就毫無顧忌地吃到撐。通常我的三餐分配比例:早餐7分、午餐7分、晚餐3分。

例如早餐我一定喝杯黑咖啡,配上一份夾著黃豆泥、小麥胚芽、芝麻、亞麻籽以及一片起司的全麥土司。不建議早餐直接飲用冰冷的果汁、冰牛奶或冰水,對腸道蠕動與消化非常不利。

我的午餐與多數人一樣常常是一個便當就解決,這時我就會以動植物性蛋白質(例如魚肉與豆腐)為主。另外,我也會自行準備1至2份的當季水果,在餐後食用,有時候還會自己準備生菜沙拉。沙拉跟水果,都是選當季盛產的蔬果,並且反覆水洗,去除蟲卵與農藥。

結束一天工作後,我的晚餐以陽性(鹼性食物)為主,例如全穀雜糧與蔬果,若沒有太多時間料理,可將加熱或汆燙後的全穀雜糧與蔬果,一同打成蔬果汁補充。我的晚餐,分量通常不會太多,以全穀雜糧與蔬果為主,有時就喝一杯全穀雜糧蔬果汁取代。

太極就是平衡與互補,今天多明天就少

我在運用太極飲食的「互補、協調方法」時,通常以「1天」為原則單位,例如今天有宴會或烤肉大餐,攝取太多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肪,第2天就以全穀雜糧與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是指蛋白質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10至20%,例如增加蛋白質含量極少的澱粉如冬粉,取代正餐的米飯及麵食)為主。如因時間或地點無法控制,則建議至少以每週為原則作調整。

簡單地說,我都會記住前一(幾)餐或前一(幾)天吃了什麼樣的食物,然後在接下來的幾餐或幾天的時間作彈性調整,這才是太極健康飲食的精髓。

任何食物都分別具有陰或陽的屬性,陰和陽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制約與相互轉化,例如肉類對蔬果雜糧,就是一個陰陽對比的食物。因此,我才會將讓我重返青春的平衡飲食法,稱為「太極健康飲食法」。

食物自有大藥,太極飲食怎麼挑?

太極飲食所說的「互補性平衡飲食」,應該怎麼挑才能平衡?簡單說,一般人認為美味的食物,包括各種魚肉蛋等製品、精緻甜點、油炸類食物與白米麵粉製品等,都是屬於生理酸性食物(陰性);而蔬果、全穀雜糧、海藻、茶等皆屬於生理鹼性食物(陽性)。從「常見食物的生理酸鹼度」,我們便可清楚發現。

對健康的人來說,當每日攝取食物中有蛋黃、烏魚子或肉類製品等高酸性食物時,就要另外攝取葡萄、大豆(全豆)、南瓜、番茄、檸檬等高鹼性食物來平衡。

但對於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痛風、高血壓等個案,則建議生理鹼性食物與生理酸性食物比例介於2:1至3:1,也就是:生理鹼性食物要多於生理酸性食物2至3倍,而且這種攝取方式至少持續3個月以上,才會出現改善。

現代人蔬果與全穀雜糧的攝取普遍都太少,而魚肉、精緻甜點、油炸類等食物相對地多出太多,因此我強烈建議(尤其是外食族),以每日的陰陽互補性為基礎,基本上你就已經開始在實踐太極飲食了。

你一定會說:「我平常的應酬實在太多了,做起來太困難了。」其實只要把握平衡的大原則,雖然昨晚聚會吃了不少,今晚就來個簡單的蔬果輕食或蔬果汁,一點也不困難。

行動藥罐?太極飲食喚醒體內修復醫師

在醫療發達的時代,大多數人都認為醫生是萬能的,只要一生病就想到去找醫生,反正生病了就去看醫生、吃個藥,身體就會好起來。我在診間遇到的病患,大多只想找醫生開藥,卻很少有人願意正視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生病的次數多到數不清,身體彷彿就像一個「行動藥罐」,日積月累下對身體或多或少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其實,人體有病變,醫師與藥物只是從旁協助復原,真正回復健康的能力其實就潛藏在我們體內。有人經過藥物治療,但回復仍然相當緩慢;有人生病,卻可以不藥而癒,關鍵就在於自癒力。

自癒力是人體與生俱來自我修復及治癒疾病的能力,人類被創造的同時,除了有一套能夠抵抗疾病的免疫系統外,當身體組織或細胞受到傷害時,體內會出現一連串自我修復的機制。

這一股內在痊癒的力量非常廣泛,包括消化、吸收、免疫系統,以及荷爾蒙調節、新生、修復、營養與氧氣運送補給等。每個人都擁有自癒力,當自癒休眠或喪失時,就容易罹患疾病或生病了極不容易復原。

如何喚起自癒力?除了適當體能活動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抗癌、抗百病的太極飲食。跟著我實踐太極飲食的家人及病患,不只體力變好了,對許多事也能保持活力,更重要的是尊重吃進去的每一口食物,感受最原始的美味。

書籍簡介

這樣吃,我的白髮變黑髮、年輕15歲:營養學博士王進崑的太極健康飲食與美味食譜
作者: 王進崑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3/10/01
語言:繁體中文

王進崑

從小立定志向學「食品營養」、土生土長的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從求學階段到現今的教學、研究與服務,25年來沒有一天離開過食品營養,因為他堅信只有靠「吃」才能把健康吃回來。

曾任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主任、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健康管理學院院長、副校長與校長。

現任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台灣營養學會榮譽理事長、亞洲營養聯盟執委,並擔任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學會──國際保健營養學術組織(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utraceuticals and Functional Foods,ISNFF)的總執行長,在國內外營養學界均享有崇高的聲望與地位。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