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乾扁的胚胎,我心裡就有數了…」經歷流產後,婦產科醫師給同樣經歷母親們的3建議

撰文者: 黃慧雯2018-10-25
身為女人的妳了解女人專有的器官嗎?若妳的私密處生病了,會羞以啟齒、不敢找醫生嗎?婦產科醫生陳菁徽,從醫多年遇過各種婦科的疑難雜症,但每天總有不同女性朋友來求診共同的「老問題」,更常見一些小毛病,因諱疾忌醫而演變成大問題,在在都讓陳菁徽唏噓不已。

她表示「現在很多女性都知道自己身體有問題,可是卻不想面對或不想找醫生進一步檢查。像我最近遇到一個阿嬤,70幾歲有出血的情形,她還以為回春了,到最後才發現是得到子宮內膜癌。」

她在新書《女性的疑難雜症關鍵50問》的自序中提到「只要能從小問題開始關心,就能夠預防小病蔓延成大病。」她期許自己能當病患的好朋友,希望讓每位來看診的病人都有正確的觀念,而不是治標不治本的讓相同問題反覆發生。

早期流產,雖然理解,但也會悲傷

在訪問陳菁徽的前幾日,懷有第二胎的她流產了,然而在此之前,朋友們都認為懷孕生產對她來說就跟喝水吃飯一樣的簡單。

「知道自己再度懷孕時,還蠻期待的。但在應該看到閃閃爍爍的心跳時,我卻看到一個不太標準的胚胎,變形且乾扁,重點是沒有跳動的心跳,那時我就心裡有數了。很巧的是,當天的門診有一個病人也因為早期流產在我面前大哭。看著她哭,我默默的想著『我也好想哭』,只是我的偶像包袱讓我只能忍耐情緒,安慰她再接再勵。」

每位婦女懷孕後會有20%發生早期流產,且流產率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胚胎染色體異常被身體自然淘汰是最常見的原因。當陳菁徽醫師自己也面臨早期流產時,她說:

「身為一位婦產科醫師,理性部分我都能充分理解,但是當天吃午餐時,我還是不爭氣的哭了。附近幾桌都興致盎然的看著我,我只好把服務生叫來說『蒸蛋酸掉了,請幫我換一個。』哭一哭發洩完就好了,下午繼續回醫院上工,看病人直到深夜。」

但也因為有流產經驗,對同樣流產病患的心情反而能感同深受,也更能將心比心,「我在專業知識的支持下都會難過了,更何況是一般病人不懂的情況下,一定會比我更難過。」

所以,除了當解決病症的婦產科醫師外,陳菁徽也要擔任病人的心理醫師,「醫師要讓病人了解『流產』並不是自己的錯誤,是染色體在配對時偶而會有不完美的時候。若不讓她們理解的話,她們都會把流產的錯誤攬在身上『是因為孕期有照X光?還是做醫美時,有使用麻醉藥物?』因此陷入怪罪自己的無限輪迴。」

陳菁徽再補充,「早期流產的機率高達20%,3次以內的早期流產都是可以接受的,3次以上才需要找醫師進一步專業的檢查及評估。」她在此分享3個寶貴的想法給有相同經驗的媽媽參考:

1. 懷孕前3個月不能說,是有一點點道理的!畢竟前3個月最不穩定,若發生不幸時,可以避免自己與親朋友好友間發生尷尬的狀況,或者是二度傷害。

2. 流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怪罪自己的罪惡感以及壓力。希望每一位有流產經驗的婦女千萬不要讓自己有更大的壓力。

3. 流產後要好好休息,等著走更長遠的路喔!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