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肥胖、憂鬱...腸道壞菌猖獗,難怪身體一堆病!營養醫學博士:避免腸道菌相失衡飲食3原則

我們人體大約有60-100兆個細胞,腸內也有100兆以上的細菌,菌種高達400-650種之多,這一大群微生物不但影響腸道功能,還會影響肝臟解毒、荷爾蒙平衡、糖類代謝、免疫調節、腦部神經功能、甚至心理健康,因此,若腸道內壞菌猖獗,身體容易產生過敏、肥胖、第二型糖尿病、腸漏症、憂鬱症、甚至帕金森氏症等問題。

這個龐大的腸道菌叢,也有自己的遺傳物質DNA,加總起來遠遠超過人體的DNA,絕對會影響我們基因的表現,程度恐超乎你我想像。簡單來說,腸內壞菌會提高身體發炎基因的表現,容易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甚至癌症;而益生菌則會將發炎基因的表現向下調控,減少細胞發炎。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美國紐約大學學者羅拉Ÿ寇克斯(Laura Cox)團隊在著名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腸道菌相是會傳給下一代的。也就是說,以肥胖為例,肥胖者的腸內菌相會傳給下一代,造成下一代的肥胖。此外,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在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孕婦在懷孕中期到後期間,如果有服用抗生素的話,不但影響自身腸道內的微生物生態,也會透過胎盤影響胎兒,造成胎兒腸道菌種不平衡,可能引發代謝疾病。

要避免腸道菌相失衡,在飲食上以低糖、低油、高纖、適量蛋白質等為宜,同時應遠離致敏、油炸、加工、精緻處理等食物,此外,也不能忽略益生菌的補充。我曾經做過實驗,發現許多益生菌的產品都培養不出益生菌,也常聽到不少門診患者不知如何選擇或吃法不正確,以下列出補充益生菌時須避免四大不利條件,請朋友們務必加以留心:

1. 菌數太低

要預防疾病,建議每天至少攝取一百至五百億隻益生菌,因此購買時務必重視菌數。此外,產品不可添加人工色素、糖、及香料,以免造成菌數減少;粉劑優於錠劑和膠囊,因較能避免在分裝加壓時導致菌隻受到破壞。

2. 作用打折

選購通過胃酸及膽酸耐受測試的產品,才能發揮足夠作用。此外,由於益生菌不耐熱,因此必須放置陰涼處或冷藏保存。

3. 缺乏益菌原

益生菌也需要養份,因此產品中應添加菊糖或果寡糖這類「益菌生」或「益菌原」,如此可以幫助益生菌生長,為保健效果加分。

4. 併用抗生素

若實在必須服用抗生素的話,益生菌的補充應和抗生素間隔至少兩小時,以免益生菌被殺光。

我個人每日服用益生菌十多年來,透過定期檢查發現腸道健康許多,自己也感覺情緒更為正面、頭腦的清晰度也保持良好,可見益生菌讓腸懷感激、健康為報,所以每次我服用益生菌時,心中也同樣常懷感激!

作者簡介_劉博仁 醫師/博士

現任: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台中科博特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教育部助理教授

經歷: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暨營養醫學所兼任助理教授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部落格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專家粉絲專頁

劉博仁功能醫學營養療法

劉博仁功能醫學營養療法

查看全部

劉博仁 醫師/博士

現任: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台中科博特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教育部助理教授

經歷: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暨營養醫學所兼任助理教授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部落格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專家粉絲專頁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