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躁、情緒低落、提不起勁...別以為問題都在「壓力」!精神科醫師:關鍵在缺少這種營養素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藤川德美2018-11-12
大多數醫師都沒有注意女性的缺鐵問題

女性罹患「憂鬱症、恐慌症」比例,和貧血一樣偏高,來到我診所(藤川身心內科診所)求診的患者,有8成皆為女性。

從患者口中聽到的症狀,多為情緒低落、沒有動力、焦躁不安、胸悶、心悸、頭昏眼花、感到倦怠、嗜睡、畏寒等等,這不只是憂鬱症、恐慌症的症狀,同時也是缺鐵的警訊。

一般普遍認為憂鬱症、恐慌症的主要原因出自「壓力」,但實際上到身心內科及精神科就診的女性患者,多半都是潛在性缺鐵所引起的,而且大部分都會出現憂鬱症、恐慌症狀。

有些患者的症狀正是潛在性缺鐵症所引起的,也有些是原本就有潛在性缺鐵症的體質,加上壓力與環境而引發憂鬱症、恐慌症。既然如此,治療方向理應要從改善缺鐵著手,然而現在一般日本精神科卻幾乎未將治療重點放在補充鐵質上,只有市中心少數的醫院,才會提出營養療法,而一般身心內科診所和精神科醫院,都幾乎不會從營養學的角度來探討。

即便出現「沒有食慾」的症狀,一般精神科也只會針對飲食內容及應該攝取的營養,做出「盡可能做到三餐規律,不要偏食」這類建議,為了避免給患者帶來壓力,也有醫師會向沒有食慾的患者建議「可以先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總而言之,一般醫師會先開出抗憂鬱症或抗焦慮藥的處方,若是有良心的醫師則還會再稍微細心地進行認知行為治療或心理諮詢,因為我過去在大學醫院任職時也是如此,所以深知醫師的做法。可是如此一來,患者的狀況更不可能有所好轉。

我通常都會建議患者充分攝取「蛋白質+鐵」,最後親眼見證憂鬱症、恐慌症獲得改善。至於沒有將焦點放在營養上、沒有實踐營養療法的醫師,我認為或許是因為不夠用功而致使醫術停滯不前。

大多數醫師都沒有注意到女性缺鐵的現況,導致後續引發身心失調的嚴重性。

實際上,15∼50歲女性8成缺鐵

接著讓我們從女性缺鐵的現狀來觀察。

上表為日本生勞動省所進行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結果。從表格中可以看出, 20∼ 49歲女性當中,約有70%的人鐵蛋白值低於30;約85∼90 %的人鐵蛋白值在50以下,此數值代表大多數的人都有嚴重鐵質不足的問題。年齡20幾歲鐵蛋白值在100ng/ ml 以 上(本院以這個數值為目標)的比例為0%,就連30∼49歲這個年齡層達標者也相當稀少。

下面為本院測量的資料。

從這裡可以看出,缺鐵比例與厚生勞動省的資料相去無幾。

因此不只是來院患者中有相當大的比例為缺鐵患者,而是所有日本女性都有嚴重的缺鐵問題。根據我的推測,無論是否到身心內科或精神科診所就診,恐怕大部分日本女性都有某些身心不適的症狀,我相信這些女性原因不明的身體不適症狀,多半都和缺鐵有關。

當然職場或家庭壓力這類環境因素,也是造成精神疾患的一大主因;此外缺鐵是否會引發症狀,端視個人體質而異。

總的來說,一旦缺乏鐵、蛋白質,當面對來自外界的壓力,身心就會出現脆弱性,這個部分會在後面詳述。這是因為神經傳遞物和荷爾蒙的作用大不如前,就連能量代謝本身也停滯的緣故。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某些打擊或煩惱,有時會馬上重新振作起來,有時則會意志消沉好一陣子,當身體缺乏鐵、蛋白質,特別容易變成後者消沉的情況。

產後憂鬱症的原因─生產導致鐵質流失

另外,從剛才的資料來看,鐵蛋白值在10以下的30∼ 40歲女性比例,比20∼ 30幾歲女性還要高,我想這跟不少女性在20∼ 30歲這個年齡懷孕、生產有關。

女性在懷孕、生產的過程中,鐵質會移轉到胎兒身上,使母親缺鐵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這也和引發「產後憂鬱症」息息相關。

產後憂鬱症發生的最大原因,在於懷孕、生產的過程中,大量鐵質會轉移至嬰兒身上(每次懷孕生產過程,會有相當於鐵蛋白值50的鐵質移轉給胎兒),因而導致母親身上儲存的鐵質澈底流失。懷孕、生產時需要大量鐵質的女性,必須從年輕開始就維持高蛋白、低醣飲食的習慣,讓身體獲得充足的鐵質。

除此之外,缺鐵也可說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

鐵在高溫期的女性荷爾蒙(黃體素)分泌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也具有預防排卵障礙的功能,不但是卵細胞成長的必備元素,對於胎兒器官發育形成更是不可或缺。

因此一旦缺乏鐵質,不僅難以受孕,更有可能成為流產的主因。歐美國家也建議鐵蛋白值不足40的女性不要懷孕,後續會針對這部份詳細說明。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