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婦女族群比較容易得到卵巢癌?
卵巢癌是105 年國內女性癌症死因第7 名,而卵巢癌的發生不容易預期,也不容易早期診斷,而且一旦被發現,常常已是癌症末期,因而素有「隱形殺手」之稱號。
卵巢癌好發於沒生過孩子、初潮來得早(11 歲以前)、月經停得晚(52 歲以後才停經)、長期(1 年以上)打針或服用排卵藥者的婦女,但使用排卵藥且後來懷孕生子者,就抵銷了排卵藥的不利影響。
女性每懷1胎,卵巢可休息10 個月,再加上哺乳半年到1年,可休息18 至24 個月,懷孕生育及哺乳,可降低卵巢癌發生率。一般來說,生過好幾個孩子或多次懷孕過的婦女與生育、懷孕次數少的婦女相較,罹患卵巢癌的機會較低,因為卵巢不停地排卵比較容易導致卵巢癌,而懷孕生產正好可以讓卵巢休息,如果能餵母奶,因為延長月經暫停的時間,也可以減少卵巢癌的發生。
至於家族中有人罹患過卵巢癌的女性,雖然風險比一般人高,不過因為卵巢癌仍多屬偶發性而非遺傳性的癌症,真正家族性遺傳的卵巢癌,大約只占卵巢癌發生率的10%以下。
圖片來源:《鄭丞傑醫師的婦科診療室:婦科權威為您解答100個最關心、難以啟齒的兩性幸福密碼》
圖片來源:《鄭丞傑醫師的婦科診療室:婦科權威為您解答100個最關心、難以啟齒的兩性幸福密碼》
另外,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也發現,卵巢癌死亡率增加也與國人飲食西化和肥胖問題有關,因此多食用健康飲食及多運動,降低罹患卵巢癌的風險。
責任編輯:歐陽蓉
核稿編輯:黃雅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