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浮腫、腹部冰冷,你可能受「體寒」所苦!1種隨手可得的食物改善症狀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石原結實2019-07-22
不要忽視身體「需要溫暖」的警訊

「體寒」的三大徵狀

「腹部冰冷」、「大量冒汗」、「身體浮腫」是「體寒」的3大警訊。

「我不可能是體寒症。反倒是怕熱得很呢!」說這種話的人,其實多是體寒症的人。即使「手腳發熱」的人,經過觸診發現腹部十分冰冷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說「體寒症=低體溫」,指的是體溫高低而非對溫度的反應。

經常大量冒汗的人也有可能是體寒症。中醫裡,容易出汗的體質被歸類為「虛症」(體力不佳)。莫名的大量冒汗正是因為體內水分過多的關係。真正的汗應該是在充分運動過後流出的。稍微動一下就汗流浹背,或是吃個飯就大汗淋漓,這都是身體為了要排出多餘的水分而提高體溫所產生的反應。

極度緊張時的「發冷」或「冒冷汗」也是身體為了溫暖而排除水分,是對抗壓力時產生的反應。

另外,身體浮腫的人也屬體寒症。浮腫的成分來自於水。可以說容易浮腫的人,有水中毒的傾向。

注意血瘀發出的警訊

體寒症除了可以從「腹部冰冷的程度」、「出汗的量」、「身體浮腫」來判斷。另外一個判斷方法就是「血瘀」的訊號。

「體寒=體溫偏低」的情況一發生,身體器官的細胞代謝就變差。心臟血管系統的功能也降低,血液運輸產生阻塞現象。這在中醫稱之為「血瘀」,會有如下圖的現象。

而且,伴隨這些外顯症狀,甚至會產生肩膀痠痛、頭痛、暈眩、耳鳴、心悸、呼吸急促、神經痛等自覺症狀。

放任血瘀的警訊不管的話,惡化成炎症(發炎)、腫瘤、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嚴重疾病的情況相當多,千萬別大意,要早點接受診察治療才好。

圖片來源:《排寒袪濕治百病》

薑是身體溫熱之王

薑讓「氣」「血」「水」流通

正常在小本的英和(英日)辭典上查「ginger(學名Zingiber=生薑)」

這個字,只能查到「生薑」一詞的翻譯。然而查大本的英和辭典,就能查到以下的說明。

「ginger(名詞)①生薑。②精神、活力、興奮、有體力(動詞)①用生薑調味。②使有活力、有朝氣;給鼓舞、激勵。」

這個說明一針見血地指出生薑的效用。用生薑做成薑湯、薑母紅茶,飲用後會立即感受到身體變得溫熱、精神提振。對於因為低體溫而深受疾病困擾的現代人而言,說生薑是最棒的靈藥也不為過。

中藥已有數千年以上的歷史。在這些中藥方當中我們常做為醫療處方的約有100多種,而其中竟然有70~80%的處方含有生薑。

譬如說,治感冒有名的葛根湯、胃藥的安中散、治肝病的小柴胡湯、整腸的桂枝加芍藥湯等,全都含有生薑。

「無生薑不成漢方」,有此一說正是因為生薑含有能夠令「氣、血、水」運行順暢,增進健康的成分。

中醫認為,若是「氣、血、水」運行不佳就會引起各種疾病;而「混濁血液阻塞」稱為「瘀血」、「髒汙水分阻塞」稱為「水中毒」(或水滯)。「血、水」對身體的影響已於第一章中說明。至於「氣」又是指什麼?請看下列說明。

「氣行」順暢,就能溫熱身體

中醫中,「氣」被認為是「眼睛看不到的某種體內的運作」。中醫主張人體的氣主要有兩個來源:父母遺傳的「先天之氣」,以及自己的生命活動所產生的「後天之氣」。

另外,「後天之氣」又分為經由肺臟呼吸作用的「天之氣」,以及來自食物和水,經由胃腸進出的「地之氣」。

這個「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合稱為「元氣」,是體內所有器官發揮作用的一切原動力。

不合乎體質的飲食、「體寒」、外傷、病原菌、壓力等都會對氣的流動產生阻礙,造成「氣瘀」。氣瘀時一開始會覺得「總是哪裡不舒暢」、「全身笨重」、「全身僵硬疼痛」、「胃悶、胃脹」、「胸口鬱悶」,嚴重時甚至會有喉嚨噎著的感覺。

這種「喉嚨有異物感」經常是憂鬱症、神經衰弱、歇斯底里等疾病的早期症狀,若是置之不理,很容易變成失眠、慢性疲勞症候群。

此外,癌症發病也常和「氣瘀」有關係,在和癌症對抗時,「氣瘀」會形成治療的一大阻礙。

生薑能使「氣行」順暢,對於和氣行有關的病症(憂鬱、神經衰弱等精神疾病)非常有效。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