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怎麼防?肝膽腸胃科醫師:外食愛吃高油高糖3大地雷,腸道就容易養壞菌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張振榕 醫師2019-08-28

日前傳出知名藝人賀一航因大腸癌病逝的消息,各界一片哀悼之中,我身為一名肝膽腸胃科醫師,也有許多話想跟大家說;台灣人的大腸癌發生率雖然高,已經連續11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冠軍,卻絕對不是絕症。

以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來看,大腸癌第一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95%,即便是大腸癌第四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也有5-10%,我們能夠做到的,除了盡可能改變飲食、生活習慣來預防大腸癌,透過糞便潛血、大腸鏡等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大腸癌,對於已經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來說,確實治療與回診追蹤可說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治療大腸癌:手術過後,定期追蹤回診更安心


對大腸癌患者來說,最能根除大腸癌的治療方式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有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等可以選擇,不過並不是動一次手術將病變的部分切除就沒事了,因為大腸癌比較容易轉移到肺臟、肝臟等其他內臟器官,手術過後也要聽從醫師指示定期回診,只要後續的檢查追蹤做得徹底,就能減少一些健康的隱憂。


預防大腸癌:顧好腸道菌,不讓瘜肉、癌變來搗亂


其實大腸癌一直都是國內罹患人數較多的癌症,這和國人的外食文化、生活習慣都脫不了關係,像很多人愛吃夜市的10元碳烤、鹹酥雞,愛喝手搖杯等超甜高熱量的飲料,平時也吃不到足夠的蔬菜水果,還經常因為工作或是玩樂而熬夜晚睡,體內不僅缺乏膳食纖維、抗氧化物質,修復能力也無法充分發揮,又不斷攝取到高油、高糖,這樣不合格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很容易就會讓腸道菌相每況愈下。

腸道菌有好菌、壞菌及中性菌的分別,伺機菌就是中性菌的一種,會依身體狀況的好壞決定要轉變為好或壞菌,因此當身體健康受到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影響,漸漸變得不再健康,腸道菌相也會跟著惡化,而隨著腸道菌相變差,腸道的內側原本有一層具保護作用的黏液,也會漸漸變得比較稀薄,這時候脆弱擬桿菌、大腸桿菌就有機會突破保護層,開始大量繁殖、攻擊腸道細胞,這會導致腸道細胞產生發炎的反應。

如果病菌久久攻擊一次,或許身體還有餘裕修復,但是當腸道內側的黏膜細胞接二連三不斷地遭受攻擊,終究會因為無法負荷而出現突變,突變過後的細胞快速生長、變厚變大,就成為我們所說的大腸瘜肉。說了這麼多,重點在於大腸癌有95%都是從這些大腸瘜肉演變來的,所以最好能從根本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讓身體維持在健康的狀態,也讓腸道中的好菌佔據優勢,壞菌、伺機菌才不會逮到機會作亂。

怎麼顧好腸道菌?補充好菌、高纖、少糖、少壞油、少紅肉!


養好腸道,常有人說要補充好菌,好菌的效果之一就在於顧好腸道菌,因為補充的好菌就像是空降部隊,對於時常面臨威脅的腸道菌,能起到補充人手、併肩作戰的作用,平時有機會可以多吃泡菜、納豆、優格等天然發酵食品補充好菌,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像發酵乳等加工製品只能算是飲料,其中可能含有過量的糖分及食品添加物,長期大量食用對於身體健康不見得有好處。

應注意的是,真的想要顧好腸道,光是補充好菌的效果也不大,如果沒有配合調整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平時多攝取高纖的蔬菜水果作為腸道內好菌的食物,還有盡量少吃容易致癌的豬牛等紅肉、經過高溫烹調的壞油、會導致體內肥胖發炎的高糖食物,並且盡量維持作息規律、避免熬夜,好菌是沒辦法在腸道內發揮多大作用的,只能算是路過觀光一下腸道生態而已!

補充好菌還有另一個重點,也就是我之前曾經介紹過的公車理論,因為腸道容量有限,不建議一次吃太多種類或是大量的好菌,固定補充適量的好菌,來源可以是天然發酵食物或是營養保健品,在此同時也要盡量想辦法改變自己飲食及生活習慣,才是養好腸道、防止腸道任由壞菌作亂的最佳策略。

此外再配合定期篩檢,像糞便潛血檢查或是大腸鏡檢查,在台灣50歲以上的族群罹患大腸癌風險比較高,我會建議50歲以上一定要做一次大腸鏡,及早發現大腸癌、盡可能治療及後續追蹤,就可望大幅減低大腸癌對於性命的威脅!

※本文獲「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授權轉載,原文出自張振榕診所健康專欄

作者簡介_張振榕醫師

現任

張振榕胃腸肝膽科診所 院長

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特約主治醫師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醫院研究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

台灣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消化系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專科醫師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葛林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