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學實驗,拿1元竟比拿20元還開心?精神科醫師告訴你:職場「奴性」哪裡來

很多人在工作上或是軍營裡面,被虐待的很慘,然而離開之後回想起來卻感到長官都是為他好的——為什麼?

在過去,社會心理學上有個有名的實驗,實驗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研究者找來2群大學生,姑且分之為甲、乙2組好了。研究者告訴學生,要他們進行1項實驗,實驗的方式很簡單,就是1個接1個,走到房間裡,做一些文書工作。

工作很無趣,但學生不知道。學生們分成甲、乙2組,各自1個接1個,走進不同的房間。這時,房間裡面的研究者告訴學生,為了提高下1位實驗者的工作態度,你必須騙他:工作一點都不瑣碎、無聊,相反的,很有趣。

學生出來時,就得昧著良心騙下1位學生,說這工作很好玩、很有趣。然後,研究者會給他一些報酬。甲組的學生給予20美元,乙組的學生給予1美元。到最後,甲乙2組全部的學生都做完了,研究者便問:「說句老實話,你覺得這工作有不有趣?」

甲乙2組的學生感受到的經驗都是一樣的:排成1對,站在房間外面,然後前面1位學生做完工作,走出來交班,告訴他這工作很有趣。等到自己也做完了,研究者會要求他騙下1位。甲乙2組唯一的差別是:甲組學生騙了人,得到20美元的報酬;乙組學生只拿1美元。

你猜,到最後,甲組的學生會覺得工作比較有趣,還是乙組的學生?

很多人都會猜是甲組學生。人們的想法是這樣的:甲組學生拿的錢比較多,所以比較甘願——結果實驗卻出人意表:竟然普遍是乙組學生認為工作比較有趣。

為什麼?


奴性哪來的?內部理由的奧妙

因為甲乙2組學生都被要求騙人,而騙人是不對的,學生會感到不安。當甲組學生拿了20元,心理就得到了補償,他會覺得自己做了這種事,是有原因的,因為有20元的報酬,這20元就是外部理由。

外部理由讓學生知道:自己是為了這不小的獎賞而騙人。

乙組學生卻慘了,他們順著研究者的話騙人,卻只拿1塊錢,這時,他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服自己。想想:自己也真的很笨,為了1塊錢,卻去騙人,真是不值得。

學生在找不到外部理由的情況下,只好說服自己:「也許這工作還頗有趣的。」這種改變的認知,就是內部理由。

甲乙2組學生在最後的時候,研究者問他們:到底這工作好不好玩時,甲組學生的外部理由消失了(錢已經拿過了),他自然不必再說謊,他會說:一點都不好玩。

但是乙組學生憑藉的是內部理由(他已經說服自己工作很有趣),所以他會表示:工作還頗有趣的。

他是為我好!改變自己的認知,只是讓自己比較好過一些

這是一種很奧妙的事情。它讓人在沒有獎賞的外部理由之下,依然能夠創造出內部理由來,讓自己感到做事做的甘願一些。

舉例來說,以前很多人在當兵的時候,被虐待的很慘,然後離開部隊,卻感到教育班長是為他好的——為什麼?

因為人們找不到外部理由(義務役錢少、又不自由,偏偏不能不當),只好改變自己的認知,創造出內部理由來(教育班長是惡魔臉孔、菩薩心腸,雖然凶,對我還是很好的),讓自己比較好過一些。

這樣的認知障礙,每天都在發生,精神科的門診中,往往可以見到一些受虐者,

明明被逼的沒路可走,卻還是努力創造內部理由來為加害者合理化。

非得到自己實在無法承擔了,才徹底崩潰。

倘若不想重蹈這覆轍,陷自己於痛苦的深淵,你我都得時時警惕:

我在做的這件事,真的那麼值得嗎?我真的不是在騙自己嗎?

責任編輯:劉宣
核稿編輯:呂宇真

本文獲「陳俊欽 醫師」授權轉載,原文: 奴性哪來的?明明被逼的沒路可走,卻還是覺得「他是為我好」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