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躺就不坐、站著三七步,可能是你●●不足!專家教你3招改掉「懶骨頭症」

動誌動誌 撰文者: 林煜涵/動誌2020-05-13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坐就不要站,可以躺就不想坐」,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一下趴著一下撐手一下又靠著椅背,走路一下就喊腳酸,全身軟趴趴的像個懶骨頭似的。

其實這是一種體質,也會遺傳,相信有很多的大人也是會也類似的「症頭」。站的時候會呈現「三七步」,坐的時候一定要靠椅背,很多時候要他抬頭挺胸,維持不久就開始駝背,這就是身體的「張力」不足。

何謂「張力」?

張力是身體自主維持姿勢的一種力量,不需要特別透過施力來維持「坐」或「站」,與肌力和耐力不一樣。所謂的「低張」便是無法維持單一姿勢太久,因此會呈現出身體部位「軟趴趴」的感覺,多半是因為遺傳或先天因素引起,少數是因為腦部中樞神經異常造成張力的過高或過低。

「低張」會呈現什麼特徵?

1.身體軀幹及四肢較無力,容易感到疲累,因此坐不久,會想要趴下或靠椅背;站久後會呈現「三七步」或「膝蓋後頂」。走路的時候腳會懶得抬高,有時候會用拖的,造成鞋子磨損嚴重。四肢關節處會較鬆,能做出「橡皮人」的柔軟,過度的拉扯也會教容易脫臼。由於長久的姿勢不佳及身體沒力,許多人會呈現「駝背」的姿勢。

2.專心的時候有時候會嘴巴開開,尤其是孩子在專注時,有的還會留下口水,咀嚼能力與吞嚥速度亦會受到影響,因此低張的孩子吃飯特別慢。

3.動作慢,容易拖拉!由於「續航力」較不足,容易一開始很積極,但沒多久就「沒擋頭」,專注力跑掉,做事或做功課的效率明顯變差。

4.容易發呆恍神,由於身體的張力低,易感到疲累,因此就會像耗盡全身力量般的「虛弱」,便無法持續專注在應該從事的活動中。

5.「警醒程度」較低,對於環境周邊的聲音與刺激反應較差,所以通常要叫很多次或提高聲音分貝才會接收到訊息或指令。

什麼樣的運動有助改善「低張」?

1.從事「耐力性」活動:由於低張會造成耐力較不足,因此多做一些慢跑、競走、
爬登山步道、騎腳車等、舉重,持續型的活動,有助於利用提升耐力來補張力的不足。

2.從事「刺激性」活動:有速度感且容易感到「興奮」的活動能夠增加「警醒度」,例如:跳耀、快跑. 、直排輪、滑板、極限運動等,都能因為速度讓人感到「興奮」.「緊張」,可以無意間的增加肌肉的收縮,間接加強肌肉的張力。

3.從事有「壓力」的活動:低張的人可藉由給予壓力來提高「緊張」的氛圍,進而加快處理速度,因此若是運動有時間的限制或者需要競爭,都能有效增加低張的人加快速度。

本文獲「運動星球」授權轉載,原文:家有過動兒?做對運動能提高專注力、抑制衝動性

延伸閱讀:
家有過動兒?做對運動能提高專注力、抑制衝動性
在家不當桌球高手 福原愛要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責任編輯:林筱庭
核稿編輯:陳宛欣

專欄簡介_動誌

動誌介紹:動誌是最好看的運動人物誌,我們也致力於將生活、旅遊、健康與運動結合, 用最生活化的風格呈現運動的美好,給讀者最全面好看的運動風。

動誌官網:https://sportz.im/
動誌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vingSportsTW/ 


動誌

動誌

動誌介紹:動誌是最好看的運動人物誌,我們也致力於將生活、旅遊、健康與運動結合, 用最生活化的風格呈現運動的美好,給讀者最全面好看的運動風。

動誌官網:https://sportz.im/

動誌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vingSports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