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台灣解封了,我還需要打疫苗嗎?台灣病毒學權威徐明達:關於疫苗有4點你一定要懂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徐明達2020-06-23

編按:冠狀病毒其實是常見的病毒,但傷害程度仍有輕重之分。SARS、新型冠狀病毒都屬於傷害程度大的β類病毒。但這次的新冠病毒為何擴延全球?為什麼對人體有輕重症之分?疫苗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嗎?臺灣病毒學權威專家徐明達教授將研究病毒數十年的經驗,精煉為淺顯生動的語言,從SARS到COVID-19,解析後疫情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新基本知識。

冠狀病毒其實是人類常見的病毒,流行感冒有10%至20%由這種病毒引起,但大部分是α群的病毒。大部分的人都有抗人類冠狀病毒的抗體,例如對OC43這型的冠狀病毒,6歲以上的人普遍擁有抗體。不過,SARS、MERS、新冠病毒(COVID-19)對人的傷害比較大,同屬於 β類。

冠狀病毒是一種單鏈的RNA病毒,它的遺傳物質是由一條約2萬至3萬鹼基組成的單鏈RNA分子構成,由病毒的外膜保護。

冠狀病毒可能是由蝙蝠傳給動物,再由動物傳到人。為什麼是蝙蝠?這是由於蝙蝠有很強的免疫系統,尤其是可以抑制發炎反應,因此可以和許多不同的病毒和平共存。蝙蝠的壽命很長,有的甚至可以存活40年,因此會帶有變種的病毒,而且蝙蝠出去一次數量很多,病毒產生的數量很大。我想研究冠狀病毒應該從蝙蝠為什麼可以和病毒共存著手,尤其是抗發炎的方式,蝙蝠會一直分泌干擾素,這會造成細胞的傷害,但蝙蝠的巨噬細胞會製造大量的抗發炎細胞素IL10可以防止傷害。另外,蝙蝠也演化出6個可抗病毒和抗發炎的基因。

新冠病毒感染如何席捲全球?

2019年12月武漢發現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這支新冠病毒很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快速擴散全球,2月WHO將這個從中國武漢開始流行,在世界各地造成嚴重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式命名為COVID-19。

由於國際人口流動速度很快,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尤其是韓國、日本、西歐、美國家官員警覺性不足,疫情爆發不可收拾,大家又沒有習慣戴口罩,群聚說話或吃飲東西時,會把病毒直接由口腔進入氣管,而不是從鼻腔進入氣管。鼻子首先有鼻毛及黏液來阻止病毒進入,後面還有長的鼻腔,上面有黏液及鞭毛細胞,可以將病毒抓住,使進入氣管的病毒變少很多,如果加上口罩這個障礙病毒就更少了。要防止病毒進入肺部,除了戴口罩之外,在交談時最好保持一段距離,飲食時更要保持距離。新冠狀病毒也會感染消化道,在尿液及糞便都可測到病毒,因此有可能經由尿液及糞便傳染。

為什麼這麼嚴重?

病毒進入肺部就會遇到氣管的黏液及肺部的巨噬細胞,大約80%的病人病毒會被攔截,因此都症狀輕微。只有經過鼻腔的感冒症狀,或因為感染鼻腔的嗅覺細胞造成失去嗅覺及味覺,經過氣管黏液黏住的就咳嗽將病毒吐出來,少量進入肺部的病毒就會被肺巨噬細胞清除掉。如果嚥下去就會到糞便,或直接由口腔進入消化道,小腸細胞有ACE2,會造成下瀉的症狀。

大約10至14%的人會比較嚴重,有肺炎及呼吸困難的問題,主要是巨噬細胞的量不足以抗拒大量的病毒,或巨噬細胞的功能萎縮,造成肺部下部細胞感染,這個病毒又不會引起第1及第3類干擾素來警告隔壁細胞,因此感染會擴大。感染的細胞及巨噬細胞發出求救的化學信號,引起肺部周邊的血管鬆開,讓白血球進入來攻擊病毒,產生發炎反應,白血球作完事就會自殺,讓巨噬細胞清理戰場,但約4.7至10%的人因為免疫的過度反應,讓血管鬆開太多,血漿也跟著進入肺部,造成肺部無法呼吸,必須用呼吸器增加氧氣的壓力幫助呼吸,而且可能會產生多種器官衰竭或敗血性休克,一些人會因而死亡。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