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就是我的醫生,有錢就不會生病」《做工的人》經典台詞,竟是自費醫材爭議最佳寫照?醫師恍然大悟,原來問題出在...

圖片來源:大慕影藝

「醫師,你們為什麼每次住院都問我們要不要訂醫院的餐?」「你們是不是有抽成?」這是我在醫院聽過病人家屬對於「自費」最直接表達的質疑。

說出這兩句話的,是一名反覆住院老婦人的兒子。他的媽媽不喜歡吃醫院的餐,因為營養部進行全院送餐時,往往送餐時間比較晚,也因為治療餐較清淡,大鍋青菜一起燙煮,沒有翠綠油亮的賣相,因此很多病人認為不好下嚥。

一開始我很訝異,為什麼兒子會以為自付的醫院餐點和醫師回扣有關?難道是醫院的餐費太貴、太難吃,被誤以為是強迫推銷引發的負面詮釋?還是,因為是自費,才讓民眾想要看緊荷包嗎?這個疑惑,一直到我看見一篇新聞才恍然大悟。

那篇報導指出,消基會針對醫院「自費醫材」,認為醫院把民眾當成冤大頭,我這才明白,原來健保早已因為自費項目,形塑出「醫師是販賣藥物與醫材的醫療服務提供者」這樣的形象。

長期以來,媒體不斷塑造「醫方和民眾」等同於商品市場的「商家與消費者」,而「醫院、醫師、民眾」如此的傳銷管道,再加上,健保署常常主動傳新聞給媒體,報導不守健保規範的醫師A健保的新聞。如此不斷渲染之下,醫師在一般民眾心中早已成了「醫院抽傭的共犯者」。

即使台灣健保號稱「世界排名前幾名又快又好又便宜的醫療體系」,健康支出佔GDP只有6.7%,校正了老年人口的因素,台灣健康支出仍然是遠低於世界先進國家。但若攤開「健康支出」一欄細看,民眾自付費用佔了35%,真正被健保和稅收涵蓋只有65%,這和OECD 建議國家的公共醫療支出應要有70%,仍有一段差距。

無獨有偶,前陣子台劇發威,深刻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艱苦生活的《做工的人》,劇中也有類似情節,「錢就是我的醫師,有錢就不會生病。」劇中角色哭喊的一句話,道出民眾內心對醫療的深處焦慮不安。就是因為民眾每次看病住院仍然需要自費,自付額則包括不被健保給付的各項醫材、藥物、看護費和掛號費等。於是,每次看病變成是一種「偽自費概念」的消費行為,每次看病要付錢,讓消費者的概念深植民眾心中,無論醫病雙方都是「雙輸」。

甚至,其中2/3是有社會連帶成分的公共醫療,本該受到國家集體分配的概念,也就是醫療資源的強制性,往往被健保署給忽略了,尊重人民就醫的自由成為台灣沒有強制分級醫療分級的藉口。

倘若以民眾立場來看,家庭每次看病自付越少越好,希望可以納入給付內容越多越好。每年有很多新藥物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給付,部分政黨也提出的全責照護,希望將看護費用納入健保給付,也是企圖讓健保總額可以囊括更多的範圍。但是,這樣包羅萬象的健保,唯有靠增加保險費率來達成,但台灣要增加費率,難如登天。

這一次的「自費醫材上限」爭議也是源自同樣問題,因無法將高單價多功能的醫材納入健保,因此健保署企圖從保險端控制自費市場的收費原則。美其名為民眾看緊荷包,實際上健保卻不積極從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的家庭責任醫師制度做起,只是選擇維持舊有就醫自由、資源浪費與低效醫療。

如此奇怪的做法,就是因為健保署認為「樽節」只要從醫院端控制,就可以解決健保的危機。說白了,就是整個國家健保的基礎,並非建立在全民如何珍惜並善用健康資源上面。

回到最根本的問題:健保費率到底要不要增加?若以先進國家的健康支出來看,這答案是肯定的。但若以各國排除低效醫療給付來說,台灣在尊重民眾就醫自由之下,卻做太多。健保因而享有極高滿意度,但「自費」所引起的矛盾,卻又讓號稱代表民眾的消費者團體與醫界間掀起一番腥風血雨,健保制度猶如多瓣的菊花,自費則是一把銳利刀劍,在美麗的花叢中藏著剛烈的刀,健保制度如此極端卻又矛盾,正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責任編輯:林筱庭
核稿編輯:陳宛欣

專欄簡介_醫勞盟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為臺灣的公益性社團法人,是一個主要由醫師及護理師自發組成的醫療改革組織。


醫勞盟

醫勞盟

查看全部

醫勞盟及其醫師們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為臺灣的公益性社團法人,是一個主要由醫師及護理師自發組成的醫療改革組織。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