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凸不一定是胖,可能是「疝氣」!久站、便秘、常提重物...這13種人都是高危險群

疾病百科疾病百科 撰文者: 陳宛欣2020-08-13

體內臟器由正常的位置進入不正常的位置(多為小腸),臟器經腹壁肌肉的破損、缺口處突出、膨起,即為疝氣。且常好發部位在鼠蹊部上方、肚臍、腹部等。該處會有明顯突出,站立時可看到及感覺,而平躺時腹部疝氣凸起可能會短暫的消失。

老化、肥胖、便秘...都會造成「脫腸」

根據統計,台灣疝氣發生率約3~4%,而早產兒則高達10%以上,成人疝氣男女比為9:1。另外,疝氣的原因也分先天及後天,先天性原因:性別、睪丸下移、腹壁發育不良;後天性原因:年齡老化、心臟病、肺病、攝護腺及尿道疾病、便秘、大腸憩室、肝硬化、懷孕、其他使腹壓增加的原因(用力過度,如提重物、慢性咳嗽、排尿困難、肥胖等)

久站、用力咳嗽、便秘時,隆起更明顯

通常患者會在腹股溝處、肚臍周圍有輕微的墜痛感、膨起,但躺下時,腹股溝處的隆起可能會消除。在久站、提起重物、用力咳嗽或打噴嚏、便秘等使腹壓增加時,隆起會更明顯。

疝氣未治療,其症狀不會改善,但若是易推回、暫時自行消失的疝氣(可回復性疝氣),不會有立即的危險;反之,不會消失、難被推回的疝氣(不可回復性疝氣),就有可能越變越大,造成嵌頓型疝氣(是一種腸阻塞,無迅速推回易致腸壞死,常見在6個月以下嬰幼兒)及腸壞死。

最常見的疝氣:「腹股溝疝氣」

疝氣可分腹股溝疝氣、股疝氣、臍疝氣、切口疝氣等,其中又以腹股溝疝氣最常見。

腹股溝疝氣
位置於腹股溝。俗稱脫腸或墜腸,其又分2大類:
(1)直接型疝氣:多發生在老年人,因咳嗽、慢性便祕等原因,導致腹股溝處的肌肉老化、或變薄,小腸經由此凸出腹壁之外,形成疝氣。

(2)間接型疝氣:多發生於男性、嬰幼兒及青少年,成因為睪丸下降至陰囊時,因腹膜無閉合完全,若有咳嗽、慢性便祕等因素,就可能使疝氣鼓起變大,造成陰囊腫大、小腸阻塞等等。而女性若有腹股溝疝氣,99%為間接型腹股溝疝氣。

股疝氣
位置於發生於大腿與腹部相接處。女性較常見,腸子或腹腔網膜伴隨股孔從腹股溝外側、大腿內上方突起。比腹股溝疝氣更容易在早期就有壞死的危險。

臍疝氣
位置於肚臍周圍,導致肚臍突出。多發生於嬰幼兒、肥胖或肝硬化患者。由於肚臍閉鎖不全,造成一段腸子膨出。

切口疝氣
腹部曾經動過手術,腸道由薄弱、癒合不良的切口凸出。

治療又分手術修補和保守療法

保守療法,非手術治療,主要是用外力頂住疝氣膨出的地方,但此方法還是有機會發生嵌頓型疝氣;要避免嵌頓型疝氣,以手術修補方式為主要治療。

資料來源: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三軍總醫院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呂宇真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群

從頭到腳的疾病一次蒐羅,給你最完整的疾病知識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