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屋內就頭暈?原來真的是房子「怪怪的」,台大公衛教授曝:「病態建築症候群」讓你的健康每況愈下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林筱庭2020-11-27

房子越住越不舒服、一進屋就頭痛?小心,不是超自然因素造成,而是房子真的「怪怪的」。原來不只是居家空氣品質會影響健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楊銘欽說,若待在「不健康」的房子裡,長期下來真的會影響到人體健康。

楊銘欽進一步說明,建築跟人體健康一樣,也有分好建築、壞建築,不健康建築統稱為「病態建築」,若造成住戶身心不舒服則稱為「病態建築症候群」,最簡單判斷就是,當你長時間待在病態建築中,身體感到不適,但離開後建築物,症狀就消失了,這就是「病態建築症候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約有七百萬人死於空氣汙染,除了室外汙染,室內影響也很大,空氣汙染程度甚至是室外的五倍,主因來自建築裝潢產生的甲醛,研究顯示,在房屋裝潢完成的十五年後,甲醛仍然不斷揮發持續危害人體。若待在室內時間越長,更可能產生「病態建築症候群」,導致頭痛、胸悶、疲勞易怒、氣喘等,甚至加劇過敏或呼吸道疾病。

「病態建築症候群」最常見五大症狀:

 (1)黏膜刺激相關症狀,如:眼睛乾或癢、喉嚨乾或痛等。
 (2)皮膚刺激相關症狀,如:皮膚乾或癢、皮膚發紅等。
 (3)神經毒性相關症狀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昏睡等。
 (4)非特異性之症狀,如:鼻塞、流鼻水、類似氣喘之症狀等。
 (5)嗅覺與味覺之不適。

這些症狀有個共同特徵,都是在人體進入病態建築後才會發生,一旦離開該空間一段時間時間,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

引發症狀的原因不一,每個人所呈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會因為待在「病態建築」內的時間長短而有差異。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加劇過敏或呼吸道疾病症狀,好比是,若本身已患有氣喘,則可能提高氣喘發作機率。


尤其是老舊房屋,因為易有潮濕、悶熱、通風不良等問題,也可能因此罹患「病態建築症候群」。根據調查,全台約有四百萬棟屋齡超過三十年的建築,平均每兩棟房子就有一棟是老屋。

尤其老舊的房屋通風不好,造成黴菌、潮濕、有機揮發物等問題,很容易釋出超量的PM2.5,甚至可能比室外還要多上好幾倍,溫度、濕度也可能超過舒適範圍,長期居住都會造成健康危害。

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表示,「事實上,也不只有老屋可能會讓人生病,新建物也可能因裝修材料的污染、新傢俱釋放有機揮發物、照明設備閃頻問題⋯⋯等,影響到人體健康。」

例如,室內嚴峻的超量甲醛污染環境,也容易引起新生兒照護問題。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蘇維鈞醫師表示,新生兒呼吸頻率是成人4倍,空間中有害物質對於成長中的新生兒神經組織、肌肉組織影響很大,其中甲醛已被WHO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易造成呼吸道過敏、誘發氣喘機率,更可能提升新生兒猝死機率。

對於改善「病態建築症候群」,楊銘欽建議,可以使用靜電式或帶有殺菌功能的吸塵器,室內常確保通風、採取良好採光,在傢俱選購上則須避免含有甲醛,才能盡量減低曝露在風險中。


責任編輯:林筱庭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