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病痛,其實你根本就沒病!頭暈、耳鳴...醫生:其實是「身體這裡」出了問題
有一次,難得坐計程車前往電視台參加節目錄影時,被眼尖的司機大哥認出我之後,很開心地聊了起來,不料他說著說著就漸漸露出擔憂的語氣。談起他的太太還不到五十歲,最近卻被診斷有「不明原因的聽神經老化」,導致聽力出現障礙,儘管到了兩家大醫院就診、檢查,希望獲得改善,卻都得到相同的答案,病情不見起色,心情卻大受影響,連他也跟著情緒低落。
當下怕司機大哥開車分心,我只好試著「隔空問診」,安撫他的情緒。問他太太是不是做事特別認真仔細的人,「欸 !對唷,醫生你怎麼知道?你好神 !」我,王醫師,「不神也不辣」憑藉的是二十多年的臨床經驗與人性觀察和大數據統合。
最後我只能提醒運將大哥,如果太太的人格特質不做調整,身體的器官終究都無法配合她如此嚴謹的步調,「就像大哥你是專業的司機,知道賺錢的車子要定期保養,包括休息。如果讓這部車子每天不停行駛,人、車都不休息,又沒有定時保養,可能哪一天、哪個零件出問題?而身為車子主人的你,不注意這個問題,哪一天,難保不會半路『挫車』。」
「哎呀,我懂了,醫生你是想跟我說,人的身體也是一樣的道理,對不對?」眼尖又聰明的「司機運將大哥」,一點就懂。
能聽到別人聽不見的聲音,到底怎麼了?
同樣是耳朵方面的症狀,還有一種是讓人很困擾的病癥「耳鳴」。然而,這是一種很主觀感覺的描述,不像發燒、流感,可以透過測量體溫或快篩檢測得知,耳鳴是儀器測不出來的病人自覺。
一般病人都會形容能聽到一種低頻的噪音,尤其是夜深時越安靜、越是睡不著覺的時候,感受就會越大聲,這種病通常會合併睡眠障礙。不過,耳鳴也有可能是環境裡的低頻噪音所致。環境裡的這種低頻噪音有時會讓人以為自己出現耳鳴的狀況。比較麻煩的是這種低頻噪音,並不是就在你家隔壁或樓下,而可能是遠在三、五十公尺外的一個運轉中的馬達所引起,並且其他人都感覺不到,尤其是家人。
治療低頻噪音的方式是利用「白噪音」來改善,「白噪音」是指頻率一致的聲音,例如雨聲、流水聲、海浪聲、蟲鳴鳥叫等大自然聲音,它有類似背景音樂的效果,病人也可以用自己喜歡或熟悉的聲音,來壓過環境裡的低頻噪音。國外期刊指出,對於失眠症患者來說,白噪音能夠掩蓋環境聲響,發揮助眠效果,提升整體的睡眠時間與品質。
以病人主觀症狀為主、無法透過檢測來確診的疾病,另一種同樣很特殊,也對患者帶來長期極大困擾的病――「慢性咽喉炎」,又被稱為「喉球症」;中醫則叫它「臆球症」、「梅核氣」,顧名思義就是好像有顆小球卡在喉嚨裡,或是咽喉裡像有顆梅核堵塞住一樣。
慢性咽喉炎病患不一定會有咳嗽症狀,但三不五時會覺得喉嚨緊緊、卡卡的,總覺得咽喉有異物感,習慣性有清喉嚨的動作,但越清喉嚨卻是越感覺不適。這類型病人來到診間,得到診斷後,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說醫師一定是弄錯了的診斷,敘述自己走遍各大醫院都沒結果,終於遇到醫生下了診斷,說他罹患精神官能症,也就是自律神經失調,心中的石頭終於放下,喉嚨瞬間也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