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醫療糾紛不斷?想避免悲劇,手術前我該做什麼?醫師親授:用這「10大技巧」與醫師對話

報載:嘉義女拔二十顆牙返家昏迷亡,某法醫揭兩關鍵「對醫不利」:「如果是拔牙前感染,為什麼沒注意到?患者若是拔牙後感染更糟糕,難辭其咎,牙醫恐怕得負上醫療過失責任。」

「對醫不利」?「難辭其咎」?等一下!醫療事故的責任歸屬,與法律因果關係分析,有這麼簡單嗎? 「未審先判」?「網路公審霸凌」?到底是「醫醫相護」還是「醫醫相害」?

到底,醫療糾紛該怎麼看?一般民眾與讀者可能也都是霧裡看花。到底,醫療事故的爭點與因果關係怎麼看?到底,醫療事故是過失還是難以避免的意外風險?到底,醫療糾紛如何預防與避免?事先的說明溝通釋疑與同意,是醫病信任關係的要素;事中的小心注意與風險應變,是能否逢凶化吉化險為夷的條件;事後的客觀行為分析與爭點整理,才是判定責任歸屬與圓滿調解的關鍵。

本件爭議中,有智能障礙的女子拔二十顆牙後,出院返家後,隔天疑吸入性肺炎,搶救九天後宣告不治。家屬質疑與拔牙手術手術有關,要求檢警查明死因。檢警會同法醫對鄭女遺體進行解剖,初步判定死因是「右側肺部吸入性肺炎」,至於是否與拔牙有關?嘉義地檢署表示,要等鑑定報告出爐才能釐清兩者是否有因果關係。

對此,某法醫向媒體表示,一次拔二十顆牙,有感染及出血兩大問題要考慮;此外,肺炎發生時間點也要釐清,是拔牙前就有肺炎,還是拔牙後併發肺炎感染。該名法醫提到,無論今天鄭女解剖死因為何,是否為手術前後得到感染,結果都對醫生不利,「如果是拔牙前感染,為什麼沒注意到?患者若是拔牙後感染更糟糕,難辭其咎,牙醫恐怕得負上醫療過失責任。」

其實,任何的醫療爭議事件對醫病雙方都是一件悲劇,應該詳盡整理爭點與分析因果,才能還給當事人公道與正義!

筆者曾出書:《九十九%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分享多年醫療糾紛調解第一手實戰經驗,善用書中三大法寶:爭點整理三步驟──透過爭點整理,可以釐清問題所在,讓事件脫離情緒化,加速解決問題。不僅可加強病人安全、幫助醫病重修關係,還可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也提供法律從業人員在面對醫療糾紛案件時,有參考的依循。

其實有時候,醫病雙方只要善用溝通的技巧,許多不幸的結果都不會發生;且就算不幸地發生了意料之外的結果,只要雙方肯真誠面對彼此,釐清問題所在,也可以減少訴訟的漫長苦難折磨。畢竟醫療糾紛一旦發生,對醫病雙方都是災難,沒有人是最終贏家。

一般而言,分析醫療爭議個案,可利用八大分析工具,如診療經過一覽表、醫療事件時間序列線、醫療行為分析圖、醫療行為分析表、事實因果分析圖、事實上爭點整理表、法律上爭點整理圖、法律上爭點整理表等。

醫療事故三階段

而就有關醫療事故之爭點整理,在程序上可區分為三個階段:(1)個案醫療行為之行為分析,(2)事實與證據上之爭點整理,(3) 法律上爭點整理。

該名法醫提到:「無論術前或術後肺炎,醫師都難辭其究。」依據臨床手術麻醉實務經驗,全方位醫療危機管理法律分析,以及全方位關懷調解管理學上,我的看法有十點不一樣:

1. 術前,如果有肺炎? 在台灣醫療實務經驗法則上,實在不太可能!手術與麻醉評估之醫護團隊,是不可能讓他進開刀房,不可能沒有把關,就隨便進開刀房開刀的,這也是稍有臨床專業經驗者都知道的常識。

2. 術後,有肺炎!是一般肺炎嗎?法醫解剖發現「右側吸入性肺炎」,依據時間序列分析,跟手術一定有因果關係嗎?

3. 術後,呼吸血壓心跳正常。並無手術直接關連之併發症。

4. 後來,N天後猝死,法醫解剖發現「吸入性肺炎」。不是手術中異物掉入,也不是術後異物掉入氣管。

5. 是食團或唾液嗆入氣管?有待嚴謹的醫療鑑定,審酌事證,具體明確認定。

6. 「如果是術後肺炎,醫師都難辭其究...」?如果是一般意外,氣道吸進異物或食物或唾液,是「醫療難以避免的個人風險」,如何論斷是「醫療過失」?如何妄斷醫師「難辭何咎」?

7. 對於曾經異物阻塞氣管實際經驗,被兒子哈姆立克救回來的我來說,正常人也會發生「氣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的意外,要硬說是跟「手術」有「因果關係」,恐怕要有充分的事實與證據,才能說服我。

1
2
單頁閱讀
醫勞盟

醫勞盟

查看全部

醫勞盟及其醫師們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為臺灣的公益性社團法人,是一個主要由醫師及護理師自發組成的醫療改革組織。

延伸閱讀


字級100%